區塊鏈起源于比特幣,一位自稱中本聰的人發表了《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一文,闡述了基于P2P網絡技術、加密技術、時間戳技術、區塊鏈技術等的電子現金系統的構架理念,這標志著比特幣的誕生
據U.today 4月20日消息,比特幣區塊鏈剛剛記錄了近十年來間隔時間最長的兩個區塊。根據CoinMetrics首席數據工程師Antoine Le Calvez的說法,區塊679,786開采時間花費了122分鐘。假設每10分鐘挖出出一個區塊,則出現這種情況的概率為20萬分之一。這是自2011年10月13日以
自從區塊鏈的概念在2008年被中本聰提出來以后,一直被大力的推薦,民間也涌現出越來越多的區塊鏈布道者,那么區塊鏈到底是什么呢?數字貨幣又是什么?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又有什么應用呢?
在以太坊網絡中,每個區塊之間的時間間隔大概是 14 秒,而比特幣的區塊間隔時間約為 10 分鐘。這個時間差意味著,如果你同時發了比特幣交易和以太坊交易,一般而言,把以太坊交易記錄到以太坊區塊鏈的速度要比比特幣交易記錄到比特幣區塊鏈的速度要
區塊鏈是一個賬本。這個賬本像其它數據庫一樣,包含用戶間的交易信息。作為一個賬本,區塊鏈記錄的信息類似于“張三在2020年7月1日下午5:30:23給李四轉了10000元”,或者更精確地描述應該是“10000元在這個時間點從這個錢包地址轉到了那
區塊鏈數據的難以篡改特性使得區塊鏈上的數據難以通過傳統的方式進行修改和刪除,增加了有害信息上鏈的監管難度,為信息管理提出新的挑戰。因此,一旦暴恐、色情等有害信息被寫入區塊鏈中,不但可利用其同步機制快速擴散, 也難以進行修改、刪除
瑞典公司Cinnober Financial Technology的加密貨幣和區塊鏈主管Eric Wall最近在推特上稱,比特幣擁有最去中心化和最健全的網絡,以及最好的共識協議,將成為競爭幣的“最高法院”。
“數字經濟”,逐漸成為了熱詞。什么是數字經濟?數字經濟誕生在數字世界,依據數學算法來運行。數字經濟不能等同于互聯網經濟,也不是“互聯網+”那么簡單。
數字經濟的運行規則是算法規則。其實不管是人工智能還是區塊鏈,驅動它們的核心其實是各種算法,只不過一個是AI算法,另一個是密碼學算法而已。而要讓算法高效運行,就必須把它工程化為計算機代碼。在一個以“代碼”為通用語言的數字經濟世界里,經濟交易也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