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數據的難以篡改特性使得區塊鏈上的數據難以通過傳統的方式進行修改和刪除,增加了有害信息上鏈的監管難度,為信息管理提出新的挑戰。因此,一旦暴恐、色情等有害信息被寫入區塊鏈中,不但可利用其同步機制快速擴散, 也難以進行修改、刪除。盡管理論上可采取攻擊手段制造硬分叉、回滾等,但實施代價高、難度大,給信息內容管理帶來新的挑戰。在2018年3月,德國研究人員就曾在
比特幣區塊鏈中發現超過274份兒童色情網站的鏈接和圖片,經查證,為惡意用戶通過將有害信息編碼為比特幣交易信息,注入區塊鏈中的行為。
對于公有鏈,例如比特幣區塊鏈,應對策略主要是通過Reid、Meiklejohn等學者提出的比特幣地址之間的關聯關系追蹤有害信息的來源。對于
聯盟鏈或私有鏈,應對策略主要是增加審核機制,探索對鏈上違法信息審核與用戶隱私保護需求間的平衡。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