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投資人也同樣存在對
區塊鏈、數字幣的盲目信仰和數字幣只會漲價不會跌價的幻想,熱衷于數字幣投機炒作,根本不考慮所投項目的可行性(不少
ico項目往往僅有文字有限、信息模糊的“白皮書”就能得到投資),以及在投資之后如何監管項目團隊和項目進程,如何保護投資者權益。或者明知道其有很大風險,但卻更愿意參與其中,形成傳銷組織,共同忽悠和欺騙更多的人和資金進入,以期自己成為收割韭菜獲利的人,而不是被割韭菜受損的人。特別是對于一些
比特幣、以太幣的炒作者而言,其通過推動其他項目的ICO,擴大比特幣、以太幣的需求、抬高其價格,可以通過比特幣、以太幣的溢價獲益,對沖投資ICO項目的風險,ICO的發展越火熱,其收益就越豐富。因此,這些比特幣、以太幣炒家成為ICO最主要的推動力量,不斷創造出關于區塊鏈、數字幣的神話。
更有甚者,不少國家也特別熱衷于探索發行所謂的“主權加密
數字貨幣”,如委內瑞拉政府使用
以太坊ERC20標準,推出了“數字加密石油幣”(Petro),可以兼容以太坊錢包和交易所,具有ICO的典型特征。2018年2月20日“Petro”開始預售,據說首日即募集到7.35億美元的預購訂單。但這同樣反映出人們對加密數字幣的盲目追崇,風險極大。
由此可見,ICO的出現影響極大,看似為區塊鏈創業提供了新的融資方式和渠道,實際上重點是用于炒作數字幣,面向公眾募集資金(而非私募),但嚴重缺乏必要的規則和監管,很容易產生非常嚴重的
金融和社會問題,甚至將區塊鏈的發展引入歧途。這一點在中國尤其明顯,因此,中國政府也在全世界率先采取嚴厲行動,在2017年9月4日即全面叫停在中國大陸的ICO,此舉英明果斷,有效遏制了事態的急速擴大。
這一嚴厲舉措自然會引起利益攸關方的強烈反對,特別是在國外并沒有采取類似行動,一些國家還在鼓勵數字貨幣炒作,甚至美國的著名期貨交易所都在積極推動比特幣期貨交易,并爭取推出比特幣ETF的情況下,更是面臨很大壓力。有人因此強烈呼吁,此舉將使中國喪失在區塊鏈、數字幣領域的全球領先大好機遇或優勢,將犯下嚴重的歷史性錯誤,應該盡快糾正。但事實證明,這都純屬忽悠甚至是恐嚇。現在全世界的ICO項目已經開始大量暴露問題,已使得包括美國在內的越來越多的國家,甚至是一直持支持態度的日本等國開始強化對數字幣和ICO的監管。
無論如何,這種面向公眾的集資活動,必須得到嚴厲的監管,嚴厲打擊欺詐行為,在沒有合適的監管規則之前,完全叫停也是非常必要的,否則,ICO的發展有可能把區塊鏈的發展引入歧途或死路,并造成嚴重的社會不穩定問題。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