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想一下,在停車場,傳感器與數字身份的結合,可以創建無縫服務,讓司機隨時可以將車停放在他們需要的地方,隨時可以將車開走,然后從相應的銀行賬戶上扣除費用。如此才是真正的智慧城市。
唯一的數字身份與傳感器的結合,將可以重構眾多的服務場景,創造更多的價值。2019年1月,阿里巴巴達摩院發布的《2019年十大科技趨勢》預測就認為,數字身份將成為人的第二張身份證,從手機解鎖、小區門禁到餐廳吃飯、超市收銀,再到高鐵進站、機場安檢以及醫院看病,靠臉走遍天下的時代正在加速到來。而麥肯錫報告則顯示,到2020年,身份驗證有望成為一個價值200億美元的市場,其他相關服務更是高達千億美元。
此外,數字身份也將能極大地提升社會的包容性和公平性。根據世界銀行的全球Findex,2017年全球有17億成年人沒有銀行賬戶。相比之下,全球超過83%的人口可以使用3G移動連接,三分之二的人口可以使用4G。
如果借助數字身份認證,將可以極大地降低公眾注冊移動貨幣賬戶的門檻和成本,使得更多的人可以享受到智慧
金融帶來的服務和便利性,更大程度地助力經濟的發展。同時,在政府治理方面,數字身份的統一將能夠幫助數字化、智能化政務的實現。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