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商業的角度看,閃電網絡對于解決小額、雙向、高頻交易場景是一個不錯的產品。在
比特幣被人們廣泛接受的前提下,閃電網絡在小額雙向高頻交易場景中很可能取得成功。并且,隨著系統的技術成熟和規模擴大,能夠逐漸向其他場景擴展。
在這個過程中,主鏈資源趨于稀缺,適用于不同場景的二三層支付通道也順勢而生,在主鏈堅實的前提下,各種支付通道分工協作滿足各種支付需求,從而形成完整的密碼貨幣生態。[i]這是符合市場發展規律的自然演進,即哈耶克所描述的“自發秩序”。
然而,比特幣決策層為了實現人人運行全節點的絕對抗政府審查而過早地人為限制主鏈區塊,將全部支付功能強加到閃電網絡之上。對閃電網絡而言是拔苗助長,過早地引入極大的復雜性,同時還扼殺了市場演進中可能出現的其他二三層支付渠道的正常生長發育(比如側鏈RSK)。這是典型的基于遠期理想、高估自身理性、急于求成的計劃經濟思維模式,哈耶克稱之為“致命的自負”。
近期的閃電網絡熱是一個期待已久的關鍵應用上市后常見的嘗鮮現象,加上全球性的火炬活動推廣效果。新鮮感和活動支撐的熱度難以延續,關鍵還是要看它能否提供良好的用戶支付體驗。由于上述缺陷的存在,尤其是讓閃電網絡承擔全部支付功能的方向性錯誤,良好的用戶體驗根本不存在,以后也很難有機會實現。
閃電網絡是密碼貨幣在小額雙向高頻交易場景中的殺手級應用。但是,擴容之爭中Gregory Maxwell讓閃電網絡三歲登基,交給它比特幣的全部支付功能,從而保持主鏈小區塊以確保抗審查。這使得比特幣離開了早期“點對點電子現金”路線,走上“主鏈結算網絡+閃電網絡支付”的Core路線,迫使反對者創建了比特幣現金(BCH)。
最近的閃電網絡熱潮,似乎證明Core路線是正確的。但這只是應用上市嘗鮮體驗和火炬傳遞活動的宣傳效果,真正的成功需要市場和支付用戶的檢驗。目前,閃電網絡在技術上還不成熟,而商業邏輯上的缺陷則更加嚴重。將閃電網絡作為常規支付通道將導致流動性損失、利息損失、大節點激勵不足、單向支付充值成本高、交易匹配困難、動態路由瓶頸和用戶門檻高等問題,這些問題足以令任何一個商業產品在競爭市場上夭折。
面對明顯的商業缺陷,Core路線仍然能夠獲得堅定的支持,很大程度上跟對比特幣的信仰有關。這種信仰早期以理性和自由為基礎,成為比特幣發展的基石,但近期則逐漸偏離理性和自由,成為一種宗教化的意識形態。比特幣的宗教化不僅會造成比特幣系統的僵化,還因其影響力和攻擊性而阻礙密碼貨幣和密碼經濟的發展,而閃電網絡則是無辜的。
密碼貨幣是一場偉大的變革,不僅僅是技術革新,還是復雜的社會變革。比特幣的宗教化提醒我們,密碼貨幣的成功任重道遠,需要技術、工程、經濟、政治、社會、思想領域更加深入的思考、實踐與協作。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