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閃電網絡作為主要支付通道的主要困難不在于技術風險,而在于商業邏輯缺陷,這使得core的“小區塊+閃電網絡”路線沒有成功機會。
1、流動性的損失
任何一個通道的開通都要鎖定一定數量的
比特幣,在關閉之前,這些幣無法在通道外使用。當10000人使用閃電網絡時,假定每人鎖定0.01比特幣(目前約260元),要實現人人之間可支付,在不同網絡結構下鎖定的幣數量不同:
1)中心路由模式:即所有人跟某個人開通通道,他成為所有人的公共路由,此時,只需要開設9999個通道滿足需求。此時,共鎖定9999人*0.01+9999通道*0.01=199.98比特幣。這是通道和鎖幣最少的情況。
2)對等網絡模式:即每個人跟其他所有人都開通通道,此時,共需要49995000個通道來實現人人支付,共鎖定9999*9999*0.01=999800比特幣。
中心路由模式可以減少鎖幣數量,但中心節點發生故障將導致全網癱瘓。對等網絡模式最健壯,但鎖定資金是中心路由模式的5000倍。真實的閃電網絡處于兩者之間,沒有兩全其美的辦法,在不依賴于信用的前提下,要安全就必須多鎖幣,想少鎖幣就損失安全。
閃電網絡應用規模越大,交易金額越大,需要鎖定的比特幣就越多。鎖定意味著貨幣流動性的損失。從實物貨幣到鑄幣、紙幣、法幣、電子貨幣……,人類貨幣進化的基本方向是流動性越來越強,越能創造流動性的改進,越能夠取得成功。這種鎖定越來越多流動性的“進化”方式從未有過!
2、鎖幣利息損失
從微觀角度看,個體鎖定流動性必須有某種補償的。定期存款時間越長,意味著鎖定的流動性越大,因此利率越高。現實中也有類似閃電網絡為多次支付鎖定流動性的實例,比如健身卡、美容卡等。購卡時,消費者鎖定資金,換來更低的消費價格。閃電網絡鎖定的資金(比特幣)沒有利息收入,是個人的凈損失。閃電網絡的推廣者只強調其節約的主鏈交易費,而忽視了利息損失。在有其他支付選擇的情況下,利息損失和主鏈高交易費一樣會驅趕用戶。
3、大節點的困境
大節點能夠減少路由長度,對于提高支付速度和交易成功率具有關鍵作用。但是大節點的流動性損失或利息損失十分嚴重。在上述中心路由模式下,個體節點鎖定0.01比特幣,中心節點就要在9999個通道中共鎖定99.99比特幣。不僅如此,作為核心路由,大節點不僅要鎖幣,還需要更多的資源維護和運營節點,費用是很高的。大節點的經濟激勵是個嚴重問題。
4、單向支付問題
閃電網絡的模式非常適用于兩點之間頻繁的相互支付,能真正實現快速和低成本。早期社區普遍支持也是這個原因。但閃電網絡作為主要支付網絡就有問題了。經濟生活中的絕大部分支付是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單向支付。這導致消費者的通道資金不斷耗盡,需要經常通過昂貴的主鏈交易充值,閃電網絡的優勢喪失。
5、動態路由瓶頸
當通過路由實現支付時,路徑上的每一方鎖定的金額都必須大于支付額。也就是說,支付路徑上最小的鎖幣金額就是整個路徑支付能力的瓶頸。更糟糕的是,一條支付路徑的瓶頸是不確定的,因為支付是不斷發生的。1秒前瓶頸處有0.01比特幣,在你確認支付0.01個比特幣時,它可能剛好已支付了0.005比特幣出去,就不能給你路由了,你的支付失敗。說閃電網絡支付快捷,前提是支付路徑暢通。由于不確定的瓶頸存在,閃電網絡的小額交易的可靠和便捷甚至不如BCH的主鏈零確認。
6、交易匹配困難
貨幣誕生的重要原因是人們在物物交換中很難立刻找到相互需要的交易對象,因此將產品換成貨幣,等待機會匹配自己需要之物。閃電網絡這種支付方式加大了人們生活中匹配交易的難度。我要想用閃電網絡購買一次理發服務,我必須尋找一個:1)開通了閃電網絡支付的理發館,2)我跟他之間能夠通過路由建立支付通道,3)我們路由中動態瓶頸不能小于這次理發的價格。好吧,我還是用討厭的法幣或競爭幣在附近理一下吧。
7、用戶進入門檻
比特幣運行10年在商業推廣中長期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用戶門檻高,從理解比特幣,到獲得、保存、使用比特幣,面臨很高的認知和技術門檻。通過閃電網絡使用比特幣,不僅沒有降低比特幣門檻,反而在這個門檻上,又增加了一道閃電網絡的認知和技術門檻,這對用戶而言簡直是令人絕望。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