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電網絡是密碼貨幣在小額雙向高頻交易場景中的殺手級應用。但它被納入core的小區塊抗審查路線后,被迫承接
比特幣的全部支付功能。這使得閃電網絡不僅在技術上變得十分復雜,也面臨一系列商業邏輯缺陷,極難成功。對core路線的堅定支持和近期的閃電網絡熱并非來自市場需求,而是來自比特幣信仰的宗教化。比特幣的宗教化是比特幣和整個密碼經濟共同的威脅,而閃電網絡則是無辜的。
閃電網絡的背景
2015年2月Dryja和Poon發表了《比特幣閃電網絡:可伸縮的離線即時支付》,即閃電網絡白皮書。在解決擴容問題的2015年12月
香港會議上兩位作者對閃電網絡做了深入介紹,成為一項獲得社區廣泛好評的創新。
香港會議后,閃電網絡對比特幣擴容之爭產生了關鍵性影響。有重要影響的核心開發人員Gregory Maxwell將閃電網絡寫入比特幣路線圖,形成了阻止區塊擴容的“隔離見證+閃電網絡”方案。這個方案是要將比特幣主鏈做成大資金往來的結算網絡,把常規支付交易全部擠到閃電網絡。這就是最終Core為比特幣選擇的“主鏈結算網絡+閃電網絡支付”路線圖(以下簡稱Core路線)。
盡管大區塊支持者也支持閃電網絡,但堅決反對以閃電網絡承擔全部支付功能的Core路線。但Core路線的不斷推進,尤其是隔離見證的實施,最終迫使大區塊支持者于2017年8月1日分裂出比特幣現金(BCH),以延續比特幣主鏈的點對點現金支付路線。
閃電網絡的開發經歷了漫長的過程。比特幣的1M區塊從2016年7月起被填滿,造成經常性擁堵。當人們質疑閃電網絡何時能夠上線時,得到的回答是“18個月后”,并且不斷推遲,成了閃電網絡的一個著名的梗。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