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綜合
能源生態體系,呈現出類似阿里曾鳴老師提的“網絡協同+數據智能”的雙輪驅動模式。
但是,要想實現類似互聯網的商業生態,能源互聯網有一個巨大的壁壘需要突破——數字化壁壘。這個數字化壁壘在綜合能源方向上的體現就是:現在在配用電(能)領域中,能源數字化還處于極低的水平,大量的配用電、用能設備處于傻子狀態。
互聯網經過前期幾十年的發展,在通信層面有網絡寬帶+4G,在設備層面有PC+智能手機,所以天然的突破了消費端的數字化壁壘。特別是低價智能手機在三線以下城鎮村的快速普及,結合4G的全覆蓋,才有了
電商行業的下沉式發展。可以說沒有千元智能機,就沒有拼多多。
所以泛在電力
物聯網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提出的,就是要通過各種手段去突破配用電(用能)環節的數字化壁壘。參考互聯網電商,使得商品零售的營銷、獲客、銷售邊際成本幾乎降到零的水平,這種基于網絡規模效應的零邊際成本,對傳統商業零售渠道就是一種“顛覆性殺傷”。
數字化壁壘的突破,將會極大的降低能源服務的營銷和交易成本,其特點就是低成本的采集通信控制和智能化分析,使得原來大量無法觸及的能源服務成為可能,甚至快速延伸到“泛能源設備”,如果我們把大量工業用能設備看成是能源系統的最末端細胞的話,泛在電力物聯網甚至可以部分承擔“工業互聯網”的職責——大部分的工業用戶不需要那么高大上豪華版的“工業互聯網”。唯有在這種數字化水平上,才能產生出類似互聯網的“顛覆性殺傷”效益,或者說是對當下的“重資產模式”的綜合能源服務形成“顛覆性創新”。
在泛在電力物聯網的應用下,現有的能源產供銷模式將會被逐步改變,比如真正意義上的靈活微電網,基于市場價格響應的需求側管理等才成為一種商業模式和可行技術形態,整個能源產業也可能得到升級重構。
所以我認為國網公司提出泛在電力物聯網,某種程度是為了構建未來的綜合能源服務智慧生態平臺,而需要布局的數字化基礎。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