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半年前,“算命投資”曾突襲創投圈。藍杉創投創始人唐紹奇的一條朋友圈,隨即激起千層浪。他只看了神奇屋無人便利站創始人的生辰八字,便立馬投了百萬,未去廣州實地盡調,也未與創始人見面。僅憑“算命”,決定押注。
這看似是一樁玄乎的生意,但于在業內“修煉”了多年的創業者們而言,這類玄學文化一點也不神秘,它有著“千古流傳”的依據。
中鼎鼎自小就對玄學、命理和宗教抱有興趣,處于迷茫期時,他經一位“貴人”指點,得以撥開迷霧。曾在《
北京愛情故事》中出演伍媚一角的莫小棋,自14歲起就學了占星,偶然幫中鼎鼎看了星盤。
在他倍感恐慌時,莫小棋的解讀安撫了他焦慮的情緒,她的指引讓其覺得比任何安慰來得有效。“社會中迷茫的人群占據90%,他們都想得到解答。”隨后,他開始專研星盤,與莫小棋一同創立了“星座女神”。
“它其實一點也不神秘,是一個數據系統,集合了數學、天文學、統計學和心理學。我們用數學公式計算太陽系這些行星的運轉規律和周期,它可以量化,做成標準的統一流程。”
中鼎鼎稱,他曾在國外因抑郁看過心理醫生,他們尋找焦慮的根源不僅是通過望聞問切和物理檢測,還會通過星盤去探究“病人”的性格和能量體,全面剖析該情緒產生的真正動因。他認為,人會受行星的磁場能量影響,每個時期都有不同的磁場影響力。
“神棍局”創始人楊苗波也認為,運程的推理并不等同于所謂的算命,它只是運勢的推導。“把它歸入玄學,就說它迷信,太過于偏激。確實在行業里存在三四五流的從業人員坑蒙拐騙,把這個市場搞得很亂。”
楊凱程為“玄一科技”創始人,他則稱,隨著歷史長河的推移,這些傳統文化太過復雜,大眾對它們的了解程度有限。類似于《周易》等文化,并未在民間廣為流傳,多為有一定文化層次的人士研習,老百姓普遍會覺著有些玄。
2013年,時逢袁鈺膦犯太歲,他直言流年不利,第二家公司30多名員工裁得只剩9人。禍不單行,家事也一團糟,他處事總虎頭蛇尾,陷入極度迷茫的狀態中。
作為創業11年的“老司機”,三度創業時,他開始思考“屌絲如何創業”,即甄選無需砸入過多資本的項目。他認為,若進入紅海賽道,易被大公司夾擊,沒有資本很難玩得轉,必須另辟“小而美”行業的蹊徑。
既不能以卵擊石與大公司硬碰,又不能讓其互聯網滲透率過高,還得經久不衰,有較長的生命周期。斟酌過后,袁鈺膦發現,只有占卜算命賽道最為切合,它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消解迷茫期的焦慮。
據《韓國經濟日報》預測,韓國超自然行業的產值即將達4萬億韓元(合約240億元人民幣)。韓國算命協會會長白惠三估計,韓國有超30萬名算命師和15萬名薩滿。
袁鈺膦估算,在中國這是一個產值1000余億元的市場。若能將“高人匯”做到20%的市占率,它有200億元的市場規模。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