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密碼學的技術,電子簽章可以保障電子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以及簽名人的不可否認性,對于
區塊鏈系統中上鏈數據的質量保證有一定的幫助。但對于數據本身特別是隱私數據保護,多數
區塊鏈項目仍然只停留在給數據加密的層面。而這種做法的出現與區塊鏈概念和技術的出現并沒有緊密的聯系。單純的為數據加密,并將數據上鏈并沒能提升隱私數據的安全性,反倒是區塊鏈上信息只能追加的特性會導致,一旦信息解密密鑰泄露,信息將更加無法及時銷毀。
雖然加密并上鏈并不能很好地保護數據,但一些區塊鏈項目嘗試結合零知識證明,多方安全計算等新技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該問題。目前看來,正是區塊鏈公開透明的性質,推動了人們對加密和數據信息保護技術的探索。
在解決數據和隱私保護的時候,如果認為對數據加密并配備相應密鑰就可以保證數據的安全性和自主可控性,恐怕難以實現。信息數據自身可復制性不會因為加密并配備相應密鑰而消失。以
比特幣系統雖然交易匿名,交易發起者難以在物理世界對應到具體的個體,但是并不體現在鏈上數據具有保護機制。
雖然,人們很難做到信息的不可復制不可帶走,但是對于信息追蹤、信息識別還是存在一些其他的技術手段可以來操作的。通過零知識證明、安全多方計算等方法,在數據不脫庫的情況下部署算法從而輸出加工過后的數據信息,來達到對數據的處理保護,但又不改變數據歸屬的目的,才是保證數據安全可控不外泄的方法。
結語
區塊鏈的出現的確從很多角度展現出了很多優秀的機制和思想,可挖掘的理念也絕不止本文提到的內容。歡迎讀者對上述觀點批評指正,相信區塊鏈概念在經歷更多的討論后,提煉出真正有益的思想助力中國區塊鏈的研究與應用落地,賦能實體經濟建設。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