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系統之所以具有公信力,并被賦予“能傳遞價值”的光環,與其對公平性的追求密不可分。
比特幣等以PoW為共識方式的系統在無需公信力機構背書的前提下在追求公平的道路上走得最遠。專用芯片礦機和礦場的出現本質上打破了比特幣共識機制所追求的公平性。比特幣的設計初衷是讓參與記賬的人和節點足夠多。其潛臺詞是,利用互不信任的主體的加入,相互制約。但礦場和礦機雖然使比特幣系統有更多的人參與記賬,但沒能讓更多利益不同的人參與。大量利益一致的礦工反而減少了系統中其他小眾利益不同的節點的話語權,導致大型礦場綁架了比特幣。這種公平性的減弱,使得一些行業大佬的行為在2018年末大幅影響比特幣的算力,進而影響了整個行業對區塊鏈的認知。人們覺得比特幣的公平機制能力有限,會被礦工和利益集團綁架。但是從信息記錄公平可信的角度講,比特幣的PoW共識機制已經相比傳統系統邁出了巨大的一步。
一個一成不變的機制一旦被設計出來,如果缺乏數學等基礎科學的支持證明其難以被攻破,就會有人試圖對其進行攻擊,并可能在未來真的被他人破壞。因此一個信任共識機制在難以獲得數學證明其性能的情況下,一種防止系統被破壞的常見想法是讓共識機制動起來。結合文中提到的固化穩定核心邏輯的思想,未來一種可能的更加公平的共識機制需要在設計之初,用代碼的方式保證其共識機制的動態變化,通過設計合理的內生的公平性評價體系,使得系統中的共識機制可以不斷地隨機調整相關參數,變化共識機制。這樣或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專用“礦機”的研發動力,進一步將權力分散化,保證參與主體和整個系統的公平。
F. 區塊鏈并非萬能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