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上鏈”一詞隨著
區塊鏈逐漸步入大眾視野開始流行,究竟應該被定義為“資產證券化”還是“資產數字化”是其比較大的一個爭議點,業界對此眾說紛紜。
談及此,賈英昊認為資產上鏈并不是狹隘的資產證券化。
首先,從表現形式上來看,證券化是一種中心化審計登記發行的一種行為,而資產上鏈一定是一種去中心化的、分布式的、開放型的、協議型的這么一種行為,它是普惠的,某些權利機構或者個人無法實施壟斷。
其次,從最終效果上來看,證券化只是把一種商品當作一個股權產品去進行分割買賣,就像上市公司分割股權出售給眾多散戶,這中間會存在很多問題,如代理人成本、標價不合理、頻繁變動割韭菜等等。而資產上鏈的核心作用則是確權和流通,它致力于從產權根兒上去進行產權保護。除此以外,其增加流通的方式不只有分叉一種,也包括智能合約自動交換、智能抵押、可信流轉等。
談及國內資產上鏈行業的發展情況時,賈英昊表示,從全球范圍來看,中國的資產上鏈商業已經初步取得了一些成績,比較靠前的團隊包括哈希、比原等。但對比國外的話,中國如果想要在資產上鏈這個浪潮中撥得頭籌還需要繼續加大投入,因為國外團隊因為資本的助推發展相對更加迅猛。同時他還表示,未來三到五年的時間里資產上鏈行業會有一個大爆發,從各國對STO的重視程度上就可以看出來。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