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
幣圈西風殘照,潛心修行的鏈圈春風宜人,技術應用場景不斷涌現。12月12日,首單支付寶
區塊鏈理賠出現,用戶從提交申請到理賠款到賬,全程用時僅5秒。
廣東省稅務局在升級了“稅鏈”區塊鏈電子發票平臺后,又實現了區塊鏈電子發票(通用類發票)的開具。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近日稱,在“滬港通”的北向交易中或引入區塊鏈清算系統。2018中國大宗商品平臺峰會雖已落幕,但余音猶存,原
廣西糖網副董事長、核心商務模式設計人周廣俊在“解密國內著名大宗交易場所成功之道”的主旨演講中,再次提及了區塊鏈的重要性。
對于應用
區塊鏈技術益處,周廣俊表示,運用此技術可簡化流程,提升效率。由于區塊鏈技術是參與方之間通過共享共識的方式建立的公共賬本,形成對網絡狀態的共識,因此區塊鏈中的信息天然就是參與方認可的、唯一的,可溯源、不可篡改的信息源,原來許多重復驗證的流程和操作就可以簡化,甚至消除,例如銀行間的對賬、結算、清算等,從而大幅提升操作效率,降低交易對手的信用風險。與傳統交易需要信任交易對手不同,區塊鏈技術可以使用智能合約等方式,保證交易多方自動完成相應義務,確保交易安全,從而降低對手的信用風險,減少結算或清算時間。由于參與方的去中心化信任機制,區塊鏈技術可以實現實時的交易結算和清算,實現
金融“脫媒”,從而大幅降低結算和清算成本,減少結算和清算時間,提高效率。
“益處不止于此。”周廣俊說,區塊鏈還可增加資金流動性,提升資產利用效率。區塊鏈的高效性,以及更短的交易結算和清算時間,使交易中的資金和資產需要鎖定的時間減少,從而可以加速資金和資產的流動,提升價值的流動性。可提升透明度和監管效率,避免欺詐行為。由于區塊鏈技術可以更好地將所有交易和智能合約進行實時監控,并且以不可撤銷、不可抵賴、不可篡改方式留存,方便監管機構實現實時監控和監管,也方便參與方實現自動化合規處理,從而提升透明度,避免欺詐行為,更高效地實現監管。
在眾多益處的誘惑下,區塊鏈技術和交易平臺結合得怎么樣呢?期貨日報記者發現,
浙江石油化工交易中心、物潤船聯、中國技術交易所
能源產業技術資產交易中心等交易平臺,已相繼推出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場景。
鄭州鄭大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下稱鄭州鄭大)自2017年以來,積極探索區塊鏈技術在
供應鏈金融、倉單業務場景的應用,旨在通過金融科技為實體經濟賦能。該公司副總經理周杰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數字倉單平臺就是基于區塊鏈技術,將貨主的倉單相關數據,如貨物名稱、規格、等級、包裝、數量、圖片、庫位等信息寫入區塊鏈,生成區塊鏈數字倉單,記錄貨物入庫、倉單簽發、轉讓、質押、提貨出庫、貨權轉移等商品的全壽命周期的流轉過程。
周杰表示,利用區塊鏈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多方見證等特點,能夠確保倉單數據可信、透明,以及在倉單流轉過程中的每個環節真實、準確、可追溯、可查證、不可偽造,保證了倉單的真實性,可有效防范倉單數據造假,一單多押、貨不對單導致的風險或損失,增強了倉單交易鏈條各環節的公信力。倉單可拆分、能流轉、易融資、可交易、能溯源、可提貨,有效提升了倉單業務的安全性和時效性。
記者了解到,鄭州鄭大已與平安銀行聯合推出了云商匯信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此平臺具備區塊鏈數字倉單業務功能,貨主通過云商匯信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簽發的數字倉單辦理融資可以更高效。交易場所或倉儲單位選擇接入云商匯信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能夠節省區塊鏈倉單平臺的建設投入。
不是技術讓你淘汰,是落后的思想讓你淘汰,及時擁抱新興技術,才能及早享受技術成果。近日,人民日報在《對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幾點思考》的文章中指出,中國金融市場還有很大空間豐富金融投資產品,規范金融市場行為,疏通投資者和需要集資的優良企業之間的融資渠道,讓金融市場充分發揮其金融媒介作用。文章認為,近年來,加密資產和區塊鏈在內的金融新技術的廣泛應用大大加快了金融交易速度,降低了交易成本,給未來發展帶來廣闊前景,但如何對這一新領域進行有效、合理的監管,還需摸著石頭過河。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