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有沒有想過,一個優秀的想法,可以一鍵轉化落地呢?在
區塊鏈與數字經濟高度發展的未來,這將成為可能。那么數字經濟社會究竟是什么樣子?
區塊鏈技術又將在其中發揮怎樣的作用呢?接下來我將從進化的角度來嘗試著窺探一下未來的樣子。
數字社會的進化
人類社會最基本的元素是什么?是交換。
現在的生物學研究表明,距今約7萬年前,地球上除我們智人外,還有包括直立人在內的諸多古人種。智人是哺乳動物里體質很弱的種類,無論是力量和速度都排不上號,所以人類只能依靠社會化的協作,才能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存活下去。
人類生存的基本資源,是通過社會交換的方式獲取的。比如,一個男人擅長打獵,一個女人擅長織布,他們倆就需要交換必需品,從而更好的適應環境。這就是:交換。
隨著人類技術的進步,社會形態也在不斷發生變化。但無論如何變化,人類社會都必須完成兩個基本的交換:信息的交換和物資的交換。
1. 信息的交換
信息的交換,是物資交換的基礎。因為交換必須要協商,看不到或者聯系不到交換對象時,是無法進行交換的。
社會的大小就取決于人與人之間的通信效率。過去的人類社會,進化的邊界取決于交通工具和通信工具的制約。于是人類社會從最早的家庭逐步經歷部落、村莊、城邦乃至國家。
上世紀70年代誕生的Internet拓展了人們信息交流的邊界,人類社會的信息交換達到了從未有過的效率,通過互聯網工具人們可以實現光速的信息交換。
據統計,全球已經有超過一半的人口接入互聯網,互聯網經濟占據G20國家GDP的5.5%以上。互聯網是人類社會演進的下一個形態,也是人類歷史上邊界最大的社會形態,人類由此從現實社會邁向數字社會時代。
2. 物資的交換
人類社會的第二個基本交換即物資的交換。伴隨著物資越來越豐富,以及社會邊界越來越大,物物交換這種n*(n-1)的交換關系,已經很難再滿足社會的生產關系。于是人們很自然的想到用一個大家公認的商品來充當中間交換物,這便是貨幣的由來。早期經歷了貝殼、羊、牛、礦石等常見商品,但這些產量都不太穩定,也不利于分割。
很快,人類選擇了一種易開采、產量穩定、性質穩定且易分割的金屬—黃金。當黃金充當貨幣之后,交換頻繁且高效。不過由于黃金的有限性,于是必然導致黃金的價格上漲,需要做更小的分割。當黃金很難分割到千分之一、萬分之一的時候,通過混入其他金屬即可作更小的分割,于是出現了金屬貨幣,銅錢是比較典型的代表。
隨著社會的進化,金屬貨幣越來越顯示出其不便利性,想想做一個大生意需要用牛車馬車來運送貨幣的壯觀場面吧,于是人們巧妙的設計出了銀票這種紙質的代幣。這種代幣本質上還是黃金,只不過用類似于一張借據,雖然是很小的演進,但卻為交易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性。乃至后來產生了現代貨幣,英鎊、美金。
直到上世紀70年代,全球經濟的迅猛發展,現有的金本位貨幣體系已經無法滿足當時的社會交換的需要了,于是美金正式廢除金本位。這時的美元,真的只是一張紙,然而當代經濟就是建立在這一紙幣體系基礎之上的。
步入互聯網時代,紙幣也不再能夠滿足互聯網中的物資交換了,于是有了紙幣的電子化。請注意,這個電子化的過程可以類比于當時銀票對應的白銀,形態上的變化很好的適應了互聯網內資本轉移的效率。
隨著互聯網社會的不斷擴大,互聯網經濟交換日益頻繁。互聯網中,是沒有國界的限制,但是電子化的法幣卻有國界。現有的電子化法幣體系也逐漸暴漏出了其局限性,因此在互聯網社會中必然會出現類似于當年紙幣脫離黃金的那一步——電子化的貨幣徹底脫離于紙幣,這就是數字化的貨幣。
縱觀貨幣的發展歷史,可以看到:
數字貨幣將是貨幣進化的下一個形態。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