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設計一個
token經濟系統前,我們首先要思考自己想解決什么問題、解決多大的問題?對這個問題的思考不能局限于商業的視角,更要用社會的視角去看待。基于一些宏大的愿景,我認為一共有7個層次的問題需要思考:
1)解決什么問題——解決多大的問題,就能成就多大的事業(不局限于商業視角,社會企業家);
2)生態演化路徑——業務成長邏輯,有哪些關鍵項目支撐;
3)參與角色梳理——有哪些參與者:生產者、消費者、投資者、傳播者;
4)定義協作規則——各角色之間如何展開協作;
5)貢獻度設定——不同參與者的貢獻權重,在不同時間軸上的分布;
6)多層次激勵機制——參與者的回報不局限于物質利益,根據需要設計多層次回報體系(可以設置不同的Token);
7)激勵兌現方式——如何保障激勵可以不折不扣被兌現。
為什么是多層次激勵機制呢?因為不是所有人的動力都是利益層面的激勵。如果想讓你這個Token經濟體系的生態健康去發展,你一定要有多層次的回報機制,比如有些人看中金錢,有些人看中名望,不同的層次的匯報可以體現為不同的Token。
舉個例子,假設一個
區塊鏈媒體想發行Token并用Token的方式去運作,按照我們剛才講的7層次,大家可以思考下它解決了哪些問題?比原來的模式好多少?我這里不完全展開,只講講重點。
如果這個區塊鏈媒體要給讀者發Token,讀者讀得越多,獲得的Token就越多。那請問這些讀者是為了領Token才來看這個媒體的嗎?他來這里的第一目的是什么?媒體能幫到讀者什么?比如說讀者想通過區塊鏈媒體提升對區塊鏈盲區的認知,那一定需要有認知的人給這個媒體做貢獻,才能滿足讀者的需求。
Token的絕大部分應該給這些內容的創造者,很少的部分才能給到讀者,這是權重的問題,如果權重設計偏了,很可能這個生態就成長不起來。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