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我來講講
區塊鏈世界的第一個
token:
比特幣,通過我們最熟悉的比特幣,來看一個Token經濟系統的邏輯。
讓我們先來回顧一下紙幣的發展歷史。
現代意義上的紙幣起始于1696年成立的英格蘭股份制銀行。在英法之間發生「九年戰爭」期間,英國王室入不敷出,不斷向富人們借錢,又無法及時償還,于是英國王室就自行印制政府債券,用這些政府債券來抵押貸款,承諾債券的利息,還承諾這些債券可以用于交稅。
但英國的富人們覺得這其實是在讓富人們為政府的戰爭和赤字承擔風險和責任,他們認為這些風險應該讓全體國民共同承擔,于是集體成立了英格蘭銀行,由1208位股東共同出資,再由該銀行將股東們集資的120萬英鎊借給政府,條件是允許這家銀行發行的債券作為正式的貨幣流通,取代或部分取代原來金銀貨幣的流通。
不再用真金白銀來鑄幣,而是用白紙來印制貨幣,這意味著什么?在硬通貨幣時代,鑄幣者充其量可以通過減少金銀幣的成色來取巧,從中謀取「鑄幣稅」。如今政府通過印鈔來可以瘋狂攫取「鑄幣稅」,只要政府打個借條,銀行就可以開始印錢,印了錢就可以買東西。
此時的貨幣,支撐其價值的不再是財富,而是政府的信用。只要大家相信政府的債券貨幣(借條)值錢,它就值錢。盡管政府可能打了太多的借條,并因此不斷地將真實的財富往政府手里集中,而百姓手里的債券貨幣只不過是一種財富符號而已。
這實際上這是一種剝削制度,怎么體現呢?
第一個案例,比如說政府要發行紙幣,A銀行因為其是銀行所以可以先得到這筆貨幣,然后其以高于央行的貸款利率貸給貸款人。假如此時央行的貸款利率是1%,那么A銀行一定會以大于1%的利率貸款給實際貸款人,假設為3%,此時實際貸款的利率就是4%。
商人以追求利潤為目的,那么當他把這筆貸款投資到商品生產后,其商品銷售價格自然要把這4%算在內,于是位于鏈條終端的老百姓必須為這4%的貸款利率買單。
第二個案例,假設有一個小島,你用1000元可以買到這個島上所有的商品和服務,此時每個單位貨幣對應的商品服務是一定的,如果這個島上的政府再增發一千元貨幣,相當于每個人手上持有的貨幣就貶值了,原來的10塊錢可以買到10塊錢的東西,但現在1只能買到5塊錢的東西,這意味著購買力下降了,那么誰得到了好處?其實是當地政府,它印的是紙,交換的卻是你真金白銀的財富。
這也是一種剝削模型,這個模型被當時的英國政府無限復制和放大,每占領一個殖民地,英國就立刻把英鎊的貨幣制度導進去,不斷印錢,把當地的財富源源不斷地轉移到英國政府。英國政府為什么成了后來的「日不落帝國」?從根本上講,債券貨幣功不可沒。
兩次世界大戰之后,美元取代昔日的英鎊成為了世界貨幣,這意味著美國政府開始打借條印發美元這種債券貨幣了。美聯儲通過印刷美元可以在全世界買到任何東西,無需再通過組織生產來實現價值增值,印錢就是價值增值。于是,美元成為一種可以剝削全世界人民的債券貨幣。
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之初,為了確立美元的霸權,美國政府曾經對全世界做出承諾,把各國的貨幣鎖定美元,而美元鎖定黃金,即每35美元兌換1盎司黃金。美國政府之所以有底氣對全世界做出這樣的承諾,是因為它當時掌握了全球80%左右的黃金儲備。
但是情況沒有那么簡單。美國在二戰之后愚蠢地接連卷入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這兩場戰爭使美國耗費巨大財力,尤其是越南戰爭期間,美國差不多花費了八千億美元的軍費。當時每35美元對應1盎司黃金,美金流失也意味著黃金要流失的。
當時法國的戴高樂總統說,我不再相信美元了,要求把黃金換回來。于是其它國家相繼效仿法國把黃金換回來,這樣逼得美國當時無路可走。最后在1971年8月15日,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宣布關閉黃金窗口,美元與黃金脫鉤。這就是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的開始,也是美國人對世界的一次背信棄義,很多人認為這是20世紀最重要的事件。
從這一天開始,我們進入到一個真正的紙幣時代,美元的背后不再有貴金屬,它完全以美國政府的信用作為支撐并從全世界獲利。簡單地說,美國人可以用印刷一張綠紙的方式從全世界獲得實物財富。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過這樣的事情。
人類歷史上獲得財富的方式很多,要么用貨幣交換,要么用黃金或者白銀交換,再要么用戰爭的方式去掠奪,但是戰爭的成本非常巨大。而當美元變成一張綠紙出現后,美國獲利的成本變得極其低廉。
2008年的美國
金融危機再次沖擊了全球經濟,仰仗著美元的全球購買力和融資能力,美國以極低的成本刺激經濟,很快從金融危機的陰霾中復蘇,但全球經濟至今沒有回到2008年前的增長水平。
比特幣就是在這個背景下誕生的。比特幣的創世區塊里寫著當天的《泰晤士報》頭版標題——「The Times03/Jan/2009 ,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bailoutfor banks」(2009年1月,財政大臣在對銀行進行第二次救助的邊緣)。
如果要設計一個生態系統,這個生態的使命是什么?幫助什么人群解決了什么問題?這是生態最根本、最基礎的問題。當這些基礎問題明確了,生態系統的設計就容易多了.
在傳統的貨幣制度中,黃金作為實物貨幣,流通成本較高(分割麻煩,攜帶不便),且容易被暴力機關控制,而比特幣在效仿黃金的邏輯設定的同時,它還具有總量有限、流通成本低、還能無限分割等優點,更不會受到暴力管制。
同時,比特幣作為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不需要中心化的機構去做信用背書,所有交易登記讓所有參與網絡的礦工去進行。比特幣的設計還包括怎樣防止偽造、依據什么樣的邏輯和規則去激勵等等,它目前的共識機制還比較簡單,后面還會有越來越多的共識機制。
比特幣是區塊鏈世界的第一個Token,這樣的一套經濟系統的設計值得所有
區塊鏈項目參考。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