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改需要國家政府的主導,以行政的力量來整合形成全國范圍內的共識;因此,要結合中國目前客觀現實的政治經濟制度,來共同研究探討如何將目前部分
區塊鏈企業的“鏈改”共識,轉化為全國、全社會各經濟組織的“鏈改”共識。這種探討首先是理論上的交流,可以通過由政府舉辦,國企及事業單位、民企共同參與的研討會,來交流、討論甚至辯論進行觀點的交流碰撞。
其次就要發揮
區塊鏈技術企業或平臺的技術能力及落地應用。因為最終實施“鏈改”落地行動的是掌握區塊鏈技術的企業或平臺。這類似于股改中的證券公司。對區塊鏈企業的技術能力管理及監測也是政府政策重要的工作內容。
實體經濟、數字經濟中,有成熟產品和應用的平臺或企業,通過“鏈改”來走上新經濟體之路,完成實體經濟的區塊鏈改造。鏈改的關鍵作用是在
金融賦能實體經濟、在組織變革與演化,在商業邏輯重構、在信用體系建設、在國家民生工程與扶貧、政務等方面發揮作用,同時產業區塊鏈化更有助于主動擁抱監管,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幫助區塊鏈經濟健康發展。
“鏈改”雖然目前多存爭論,尤其是在“幣改”、“通證改造”等攪動下難以成為全行業共識。不過,對應起前面做的“鏈改”定義,其實可以看到實際的“鏈改”已經在行動中。
2017年10月,
廣東佛山市禪城區運用區塊鏈技術搭建IMI(Intelligent Multifunctional Identity)身份認證平臺,為市民建立信用身份,解決“證明我是我”的難題。
2018年2月,
河北省
雄安新區上線區塊鏈租房應用平臺。掛牌房源信息,房東房客的身份信息、房屋租賃合同信息等都記錄于區塊鏈之上,并將得到多方驗證,不得篡改。
2018年5月份,
山東省
青島市北區開始試點探索區塊鏈在政務方面的應用。
還有些區塊鏈技術企業,如中鏈科技有限公司,早就在默默地推進著市場化的“區塊鏈技術改造”的“鏈改”工作。
在與國家的戰略、產業政策及法律合規相一致的前提下,通過區塊鏈思想、技術應用來賦能產業,促進區塊鏈改革發展的真正落地,打造健全的誠信化社會體系,是我們每一個區塊鏈從業者的愿景,也需要我們共同的努力和見證。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