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即首次公開募股,是一家企業或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次將它的股份向公眾出售,這是傳統
金融市場最主要的直接融資方式,現代整個金融體系都圍繞IPO來展開。
IPO的優點是能夠幫助企業快速募集資金,增強資金流通性,提高企業知名度和員工認同感,能回報個人和風險投資,利于完善企業制度。但高昂的審計成本、復雜的價值確認、漫長的審核流程也受到投資者們的詬病,此外,IPO還存在很多制度上的缺陷。
ITO(Initial
token Offering),數字通證的公開發行,是加密
數字貨幣籌措資金的常用方式,其本質是一種金融行為,源自IPO的概念,與IPO相比有共同點也有區別:共同點是,都有潛在投資者為了潛在的巨大收益而冒險參與;不同點是,ITO的大部分支持者是項目愛好者或不專業的投資者,此外,ITO不需要注冊經營牌照,很多項目甚至都沒有實際的平臺、業務和團隊,僅用一個概念就開始融資。同時,ITO平臺是第三方的中立平臺,投資者自擔風險。
ITO參與者對于一個項目的成功非常重要,他們會在社區里為該
區塊鏈項目進行宣傳、使它產生的通證在開始交易前就獲得流動性。ITO早期參與者可以從中獲得初始產生的加密數字貨幣作為回報。ITO所發行的通證,可以基于不同的區塊鏈,常見的是基于
以太坊(ETH) 和比特股(BTS) 區塊鏈發行,由區塊鏈提供記賬服務和價值共識,實現全球發行和流通。
當前的ITO缺乏監管體系和風險管理,能夠在沒有任何的實際項目執行的情況下,很快融到一大筆
比特幣、以太幣,或者其他通證。這為全球區塊鏈產業及金融市場帶來了巨大混亂,甚至被很多傳銷項目用來進行非法集資
STO(Security Token Offerings),指的是證券型通證發行。對于全球企業而言,私募和風投是融資的傳統方式,而STO正在成為最強大和有價值的替代方案,業內人士稱,“在未來兩年內,這個數字額度將增長到數萬億美元”。
STO(證券型通證)主要包括三個因素,即證券、通證和發行:
Security-證券,有實際價值的標的資產的所有權,例如股票、房地產、基金或藝術品等。通常為所有者提供不同的財務權利,例如利潤分享權、股權、股息、投票權、贖回權等。
Token-通證,流通的權益證明。上面講到的證券必須與某種特定的表現形式相聯系,通證表現形式由之前的紙化證券經過現階段的無紙化(傳統交易所券商賬本記錄),未來有望進化到高級無紙化(基于
區塊鏈技術的加密數字賬本記錄)。
Offerings-發行,指的是對比IPO(傳統證券的國家指定交易所發行)和ITO(個人就能搞的ITO網站),發行平臺目前主要是接受國家監管的TOKEN交易所,發行接受監管機構監管(例如美國的SEC,德國的Bafin等),按照法規發行(例如SEC的Reg D、Reg A+、Reg S、Reg CF),投資用戶需要通過KYC和AML審核。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