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優勢使得政府數據治理應用
區塊鏈技術存在必要性與可行性,但仍要規避區塊鏈的應用風險與技術缺陷。今后,推進政府數據治理中的
區塊鏈應用發展,要從明確應用共識,創新監管機制,健全制度體系等方面著手。
(一)明確區塊鏈應用共識,形成政府數據治理應用區塊鏈技術的理念引領
作為繼互聯網革命之后最為顛覆性的技術創新,區塊鏈憑借安全、透明、共享的技術優勢廣泛應用在證券
金融、國際貿易、移動支付等經濟領域,深刻影響著企業經營方式和市場管理模式,但在政府治理與社會
公益的應用還處在起步階段。理念是行動的向導,推廣區塊鏈技術,理念上要堅持“破”與“立”的雙向過程,即破除落后的舊理念,樹立適應新技術的新理念。
第一,區分技術創新與資本炒作,明確區塊鏈概念。區塊鏈技術是虛擬貨幣的底層技術和基礎架構,虛擬貨幣是區塊鏈在
數字貨幣層面的實踐應用。隨著區塊鏈底層技術和各基礎鏈的逐漸成熟,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前景廣闊。但近來,全球范圍內主權國家加大虛擬貨幣的監管,導致虛擬貨幣的價格劇烈波動,從而引發社會對區塊鏈技術的質疑。因此,要區分區塊鏈的應用技術概念與資本市場炒作概念的差異,理清區塊鏈技術的核心要義,構建準確有共識的區塊鏈概念體系。
第二,營造開放包容的環境,助推區塊鏈應用。區塊鏈技術的成熟發展與區塊鏈技術應用于政府數據治理都是一個摸著石頭過河的過程,全社會要打破傳統的思維理念,接受新技術的嘗試性應用,營造良好的開放包容的環境,并通過高校、媒體等將復雜的區塊鏈技術以通俗易懂、簡明扼要的方式進行全社會的知識科普。2016年12月,貴陽市在全國首先發布《貴陽區塊鏈發展和應用》白皮書,分階段在政務、民生、商務等領域應用區塊鏈技術推進政府治理。目前,國家應該擴大區塊鏈應用的試點范圍,增加區塊鏈的試點城市,規劃區塊鏈的應用領域和行業范圍,根據其發展階段和情況總結經驗,不斷完善制度建設,逐步將地方經驗提升為國家制度。
第三,樹立主權區塊鏈理念,引領區塊鏈發展。與數據主權一樣,區塊鏈技術的基礎設施、參與群體與應用場景都應建立在國家主權的范疇之內。主權區塊鏈同樣具有點對點,信任、透明和不可篡改的特點。與一般區塊鏈不同的是,主權區塊鏈強調網絡空間上的國家主權和網絡主權,凸顯網絡的分散多中心化,接受網絡和帳戶的可監管性,實行法律框架下的智能合約等。在構建網絡命運共同體的時代背景下,主權區塊鏈理念汲取區塊鏈的技術優勢,克服絕對去中心化、去信任化帶來監管與安全的不足,有助于維護數據安全,實現區塊鏈技術優勢與劣勢的最大公約數。
(二)加強數據平臺管理,創新政府數據治理應用區塊鏈技術的監管機制
第一,發展區塊鏈核心技術,完善政府數據公有鏈基礎建設。區塊鏈技術是全球范圍內的新一輪技術革命,政府要大力發展和支持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軟硬件核心技術的研發和運用,特別是在區塊鏈的算力、存儲帶寬、吞吐量等技術不成熟的方面加大攻關,建立一套全球通用、中國特色的技術標準和安全規范。同時,政府要加強與高校、科研機構的合作,共同致力區塊鏈技術的開發、普及和應用。例如,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區塊鏈金融研究中心立足推動區塊鏈的研究,加速區塊鏈在商業領域的普及應用。此外,目前的政府數據公有鏈存在不能關閉、安全漏洞以及錯誤修復的問題,政府要加強公有鏈數據平臺建設,構建公有鏈的技術平臺標準,明確數據開放的程序和標準,發布數據質量要求,擴大數據的獲取范圍,提高政府數據的質量和安全。
第二,構建多主體共同監管模式,建立系統的預防監控機制。區塊鏈是多主體共同參與的分布式賬本數據庫,去中心化和去信任化容易導致責任模糊、監管缺位。因此,建立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公眾共同參與、錄入、維護的分布式數據系統,各主體不僅要對自己錄入的數據信息負責,同時通過驗證、辨別全網其他數據對他人負責,全網的多元主體共同承擔政府數據區塊鏈的監管責任。為加強監管的效率,明確監管責任,可以委托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進行獨立監督,對政府數據區塊鏈的錄入信息和完整賬本進行核實。另外,國家層面和省級政府層面應該建立區塊鏈安全應急機制,出臺區塊鏈技術應用與政府數據治理的長期規劃,明確監管主體、監管責任和監管工作規則,設立監管者的獎懲機制,建立全面系統的預防監控機制。
第三,加強區塊鏈技術應用人才建設,培育全社會的安全意識和信用意識。政府數據治理經歷著電子政務、數字政府到區塊鏈應用的過程,每次變革都需要技術人員的支撐。可以說,政府工作人員的技術水平和職業道德直接決定著政府改革的推進力度和改革效果。因此,政府要加強對數據治理以及應用區塊鏈技術人員的專業技能培訓,提高區塊鏈技術的應用能力,強化其職業道德素養,增強政府人員的綜合素養。另外,區塊鏈技術將會深刻影響著全社會、全領域、全行業的發展,需要全面系統的培養公眾的網絡安全意識和信用意識,加強區塊鏈技術的宣傳教育,發揮媒體和高校的積極作用,提高公眾的區塊鏈技術應用能力和網絡安全意識,從道德和技術層面控制區塊鏈應用的違法違規行為。
(三)健全區塊鏈應用政策法規,構建政府數據治理應用區塊鏈技術的制度體系
制度是規范確定性規范與控制不確定性的規則,它是“通過對行為體預期的引導和保護,向行為體提供了應對不確定性的社會建制”。健全區塊鏈應用政策規范和制度體系是推進政府數據治理應用區塊鏈技術的重要保障。
一方面,理順區塊鏈技術與現行法律規范的關系,形成區塊鏈應用的制度環境。當前,區塊鏈的去信任化與智能合約等技術特性與現行的《物權法》等法律相沖突,并且區塊鏈在數據治理的分類標準、個人隱私權利、知識產權以及數據責任主體等方面對現行的《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做出修訂要求。政府立足公共利益和立法要求,根據區塊鏈的技術特性,對照現行的法律規范,定期審核和修訂不適應區塊鏈發展的法律法規,培育支持區塊鏈發展的制度環境。
另一方面,加強區塊鏈應用在政府數據治理的頂層規劃,探索地方立法。目前,中國已頒布《中國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發展白皮書》,就區塊鏈的發展現狀、應用場景、路線圖、標準化建設等作出詳細的規劃。但是,區塊鏈技術在數據治理方面缺乏專門性法律規范,缺少政府對數據治理應用區塊鏈的政策扶植和法律保障。因此,政府要加強頂層規劃,系統謀劃區塊鏈在政府數據治理中的應用前景,出臺政府數據治理與區塊鏈應用的政策文件。同時,鼓勵省級政府先行先試,探索政府數據治理中區塊鏈應用的地方立法,研究出臺應用條例,明確各方職責和規范,及時把地方經驗提升總結為國家制度。
結語
區塊鏈作為一種新興的互聯網技術,深刻影響著傳統政府數據治理的理念、機制與制度體系。它在提升政府數據治理效能、共享與透明度的同時,也使政府數據治理面臨著權威、安全與秩序的多重挑戰。因此,政府要善于抓住機遇、大膽嘗試、善謀規劃,積極運用區域鏈技術變革傳統數據治理模式,提升政府數據治理的效能,推動政府數據治理創新。今后,區塊鏈技術應用于政府數據治理,不僅要完善區塊鏈的應用理念、數據平臺、發展規劃與政策制度體系,還要加大區塊鏈關鍵技術研發,加強區塊鏈技術宣傳,強化區塊鏈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培育區塊鏈應用氛圍,實現區塊鏈應用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的有機統一。
參考文獻:
來源:《
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5期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