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8年開始出現全新的投資機會,也是
區塊鏈行業升級的象征,我們真正開始進入STO的時代。
ico可以說比空氣還空氣,承諾的是將來給投資者這個幣,這個幣的功能則完全不承諾。它的本質是鉆法律空子,所以就設計了灰色的融資方法,去逃避SEC的監管,所以它不是融資,是產品眾籌,它不需要備案、監管,所以出現詐騙、旁氏騙局、洗錢等。
STO是法律意義上定義為證券的
數字貨幣,本身具有證券屬性,需要去證監會備案,代表的是貨幣、數字資產、公司股份,未來預期的分紅或者擁有權。可以是債權、股權、分紅權等具有證券屬性的
金融產品。
STO代表真實的權益,這種權益是證監會認定、許可發行的,并且是受到監管的。它是兩個世界的完美融合,數字貨幣和傳統融資相比,傳統融資對證券保護,而功能幣則沒有。STO同樣有對證券的保護,它需要證監會許可,全部法規、框架直接套用傳統的證券法就可以發行STO。
可編程是STO發行相對于股票發行最大的優勢,股票通常代表的是幾種特定的權益,基本上還是擁有權為主。但是STO是可編程的權益,分紅權、投票權、優先權等,只要證監會許可就可以。
合規方面,ICO沒有任何的合規框架;融資成本,傳統融資相對高,預計十分之一的成本就能發STO。欺詐風險傳統融資和STO相對較低,還需要法律框架監管跟合規,ICO基本上是完全欺詐。傳統融資很難產生透明度,但是STO的募資是可以看得到的。
股權市場只是STO發行比較熟悉的,卻是最小的一塊市場,未來STO發行還有非常大的潛在市場,全球的股權市場大概有77萬億美金,但是相對于房地產市場,它只是小巫見大巫,全球的房地產市場一共有280萬億美金,金融衍生品市場有500多萬億。如果了解金融衍生品行業的人就知道,很多資產是一些巨頭壟斷的。
什么可以被STO化?首先是商品,原油、天然氣、黃金、咖啡、
能源,包括藝術品等各種有價有市的這些產品都可以STO化。房地產,住宅、酒店、商業地產、工業地產包括房產開發,整個產業鏈流程、整個資產全部拿來做STO發行。
貨幣,是最穩定的發行。這兩個月“穩定幣”很火,因為它的門檻很低。在美國,一個支付牌照和一個信托牌照,就可以發“穩定幣”了。“穩定幣”的保證金,是對等的美元。它確實給數字貨幣行業帶來避險的工具,
比特幣換成“穩定幣”做對沖,還是很好用的。
很多非上市的公司,比如小米IPO之后去港交所上市,現在一直在跌,交易量也不是那么高。但是如果小米發了STO,會發生什么?沒有人會不投。小米的品牌在歐洲、印度、美國、南美、北美都很火。望京有一個叫做漫咖啡的咖啡廳,它是“會面圣地”,羅永浩經常跑到那邊去,這樣小的生意也可以STO。望京的人覺得這個地方好,大家一塊投,投完之后每個人都是擁有者,每個人都有使用權,進來之后大家都可以使用,這也是STO發行的一種。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