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制度方面的挑戰在于線上自組織經濟模式規模化的可行性。包括經濟主體與責任主體的身份認證,上鏈資產與數字資產的產權認證和保護,虛擬貨幣或通證的發行機制和法律地位,市場行為的監督及市場秩序的維護等。這些社會性功能的實現通常需要中心需要中介,需要法律需要執法者,在規模化的線上自組織經濟業態中能否實現又如何實現,數學算法能否成功地替代中心、替代中介、替代法律、替代執法者,算力優勢是否會構成壟斷、妨礙公平,地下灰黑色交易能否管控,這些都是我們必須面對必須解決的大課題。
第二,技術方面的挑戰在于
區塊鏈底層技術的可靠性。假如由數學算法充當中介、法律、執法等社會性功能,那么數學算法就必須具備社會認可的可靠性、安全性、公平性。
綜上所述,我們看到,
區塊鏈技術應用已經出現的突破,提示了區塊鏈技術規模化商業應用的可能性。不過,要實現大規模、大范圍、高效率、高可靠應用,還需要進一步突破核心技術,加快制度建設和人才建設。
金融科技歸根到底是金融數字化、智能化的能力,金融科技創新當然要有突破天花板的勇氣和智慧,要有能力開辟藍海,創新產品和渠道,創新服務流程和管理流程,創新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
不過,任何金融創新也都必須固本守初。金融科技正在改變甚至顛覆金融的業態,但并不改變金融的本質。金融的本質,一是價值融通,優化經濟資源配置;二是信用創造,維護市場經濟根基;三是用別人的錢做自己的生意,既要內部控制又要外部監管。
實踐證明,金融科技推動創新和進步,也必然伴生風險和隱患。金融科技發展必須規范有序。防止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堅持保護投資者、存款人的根本利益,是成熟國家金融監管的底線,也是國際社會的共識。
可持續的金融科技發展之道應該是:勇于創新但固守金融的本源,敢于變革但不觸碰金融安全的底線,善于構建捷徑但不走旁門左道。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