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數字貨幣市場低迷、內地監管頻頻出手之際,站在行業頭部的
火幣集團正在將手伸入證券二級市場中。不同于稚嫩的數字貨幣交易市場。在傳統證券市場中,已然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業務流程和監管體系。
相較于火幣
李林這次與證券市場主動的“握手”,在數字貨幣交易所發展過程中,諸多頭部交易所都在開設期貨或是類期貨的合約交易。眾所周知,期貨帶有明顯的證券屬性,但是以幣為計價的期貨產品模糊了證券產品和數字貨幣的界限,這種模糊性也徒增了監管的難度。
從目前數字貨幣發展的情況來看,數字資產平臺謀求“牌照化”逐漸成為共識。但是,僅從火幣入主上市公司一事來斷定“李林想將數字資產裝入上市公司體系”,尚不太符合實際。
不過李林這一動作,似乎有著他更遠的規劃和想法。新湃資本聯合創始人王卓告訴鏈得得作者,“上市公司”作為一個合法經營平臺,是一個很好的題材,將更方便于企業方的募資和資金流轉。
此外,
香港宣布引入虛擬銀行。不排除火幣在擁有上市公司地位后去申請虛擬銀行牌照。
所謂虛擬銀行,主要指通過互聯網或其他電子渠道,而非實體分行提供低成本、更好體驗的零售銀行服務的
金融機構。
鏈得得了解到,今年5月30日,香港金管局發布《虛擬銀行的認可》指引修訂本,明確指出“銀行、金融機構及科技公司均可申請在香港持有和經營虛擬銀行”,并表示有意在香港經營虛擬銀行的公司超過50家。8月31日,香港首批虛擬銀行牌照申請正式“關閘”。
截至8月31日下午5時,香港金融管理局已收到29家機構遞交的虛擬銀行牌照申請,騰訊、螞蟻金服、京東金融、眾安保險、小米、中國平安、匯豐香港、渣打銀行(香港)等金融或科技巨頭均以獨資或設立合資公司的形式出現在內。
如果火幣能夠成功獲得這張虛擬牌照,意味著其自身業務模式得到了香港金管局的認可。不過新湃資本王卓也表示,火幣的這種“彎道超車”在操作上會很難。即使在香港,依然要考慮國內政策和監管的敏感性。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