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ad Zamfir 認為:這種需要監控價格信息的做法,會讓 ETH 經濟抽象的嘗試變得困難。
但事實上,如今的礦工們請求定價信息已經是最為普遍的現狀,一個理性的礦工,在挖礦之前,首先就會需要一個有關 ETH 價格在未來的走勢模型圖,然后他拿著這個趨勢,跟自己的電費、硬件費用,機會成本進行對比,以求得利潤的最大化。
非代幣的協議:確實有一些協議是沒有代幣的,它們有可能很冷門,沒人知道,也不怎么有價值,甚至不會在交易所上進行交易。那么,這樣的協議是否可以繞開 ETH 來支付手續費呢?
事實上,在一個沒有代幣的協議中的用戶,是可以用任何他們想用的代幣來支付手續費的。就比如說,他可以支付一種以 檸檬水幣 和 咖啡幣 打包的代幣組合來支付手續費,這兩者的比例是 1:1。
特別定制的錢包協議同樣也可以直接跟礦工進行費用的議價。礦工也可以接受某一種他們不喜歡的代幣當作手續費,只要有一個公開的去中心化交易所(DEX)能夠將這個代幣兌換成他們想要的代幣就成。
權益證明 POS:沒有了 ETH,一個擁有多種代幣,經過修改后的「權益證明」(Proof-of-Stake)還是同樣能夠達成共識的,只要每一個結點都為其代幣的選舉權力上設置好加權因子 (weight vectors)。我們可以換個叫法,比如異類存儲權益證明 HD-PoS(Heterogeneous Deposit Proof Of Stake 的首字母縮寫)。
HD-PoS 將在何種情況下維持共識,這也許還是一個開放式的研究課題,但是這個共識的獲得是可能的,只要這些加權因子足夠類似。
HD-PoS 的證明或許可以通過兩個
token 加權因子在圖表上的幾何距離或者兩個 Token 價格之間的最大價差來獲得。如果這種共識算法不可能成立,那么
以太坊 PoS 找不到公式算法的事情可能會更容易發生。
假設在未來中,ETH 的主要功能就體現在監管投票上面,為什么以太坊上其他的有價應用就不能在共識獲得的過程中發揮自己的作用呢?更何況,在一個代幣協議上執行回滾,這其實是一門能讓人心生邪念的生意,如果是 HD-Pos 的話,這種情況就不會發生。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