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出現了四種說法,認為上面繞過 ETH 的做法不成立,這四種說法分別是:
經濟抽象缺少軟件支持;
在給很多代幣的定價上面存在困難;
目前已有的一些協議并沒有跟代幣相關聯;
為了進行「權益證明」(Proof-of-Stake),我們還是得需要 ETH 啊!
很不幸,我要說上面的四種說法統統站不住腳,下面我將一一進行駁斥。
軟件支持:現如今,礦工是根據以 ETH 為計算的 Gas 量來選擇交易的,因為 ETH 不是一份協議,它的代碼是專門進行 ETH 交易的。但請注意,我們有很多辦法可以讓
以太坊網絡不再將 ETH 視為特殊,而將其視為更加平常的其他 ERC-20 代幣來對待。就比如說 Weth,它其實就是 ETH 的一個變種,其價值跟 ETH 1:1 兌換,完全標準的 ERC-20 代幣,在去中心化的交易所中可供交易。
對于「經濟抽象」持批評態度的人不少(其中最著名的莫過于 Vitalik Buterin),他們認為:這樣做就大大復雜化啦,算一下整個生態上所獲得的收益,不劃算。其實這種說法很荒謬的。如果這個軟件并不能滿足用戶的理性訴求,那么這款軟件理應被修改。再者說,對于任何一款特定的代幣所開發的錢包軟件,那更復雜,因為錢包必須同時處理 ETH 以及這款應用代幣之間的兌價關系。
市場定價: 繞開 ETH 經濟抽象在以太坊上挖礦,礦工其實只需要一款簡單軟件就能完成定價。軟件計算礦工對于目前代幣的期望價格,在基于定價信息的基礎上,對交易進行動態的重新排序,它可以通過礦工自身的視角來定價,也可以實時地監控很多
加密貨幣交易所上的價格走勢。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