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傳統大型企業一直以來都注重挖掘
區塊鏈技術的商業價值,并在從區塊鏈基礎設施開發到具體場景應用等領域做了持續探索與布局。
Hyperledger獨占鰲頭
HyperLedger(超級賬本)平臺是最早公開其
聯盟鏈代碼的。超級賬本是Linux基金會于2015年12月主導發起的推進區塊鏈數字技術和交易驗證的開源項目,旨在構建一個面向企業應用場景的開源分布式賬本技術平臺,成為跨行業的
區塊鏈技術標準,現已有來自各行業企業在該平臺上貢獻了代碼,覆蓋
金融,銀行,
物聯網,
供應鏈,制造、科技等眾多行業的重量級企業,如埃森哲、IBM、英特爾、R3、摩根大通、荷蘭銀行、巴黎銀行、思科、三星等領頭羊企業皆成為會員。
互聯網巨頭領軍前進
區塊鏈平臺級的機會始終是行業角逐的焦點。不過相比開發公鏈,互聯網科技巨頭似乎更多在競相布局BaaS以及聯盟鏈。
BaaS(Blockchain as a Service,區鏈即服務)通常是一個基于云服務的企業級的區塊鏈開放平臺,可一鍵式快速部署接入,能支持私有鏈、聯盟鏈或多鏈。
BaaS概念源自微軟和IBM,微軟于2015年11月宣布在Azure云平臺上提供BaaS服務,IBM在2016年2月宣布推出區塊鏈服務平臺。
國內以“BATJ”為代表的互聯網巨頭也在BaaS平臺及聯盟鏈建設上做了較多部署。
「騰訊」
2016年5月,由騰訊牽頭成立的微眾銀行發起成立金融區塊鏈合作聯盟(“金鏈盟”),正式標志騰訊進軍聯盟鏈;同年6 月,微眾銀行推出基于騰訊云的聯盟鏈云服務BaaS(Blockchain as a Service);
2017年8月,騰訊推出可信區塊鏈TrustSQL平臺,致力于提供企業級區塊鏈基礎設施、行業解決方案以及區塊鏈云服務;
11月,騰訊云發布區塊鏈金融級解決方案BaaS,宣布為企業提供整體一站式區塊鏈服務。目前,“金鏈盟”成員已聚集近80個成員,包括眾多的銀行、投資、基金、股票、保險、證券等金融企業。
2017年7月,百度金融推出區塊鏈開放平臺BaaS“百度Trust”,旨在助力企業聯盟構建屬于自己的區塊鏈網絡平臺; 2017年 8月,百度金融聯合長安新生、天風證券,發行首單運用區塊鏈技術的場內ABS,該項目是一個典型的聯盟鏈,百度金融作為技術服務商搭建區塊鏈服務端BaaS,各參與機構(資產生成方、信托、
評級、律所等)作為聯盟鏈上的參與節點。同年10月,百度金融又加入超級賬本項目成為核心董事會成員。
「阿里」
阿里雖偏重區塊鏈技術在愛心捐贈、食品溯源、跨境匯款等實際場景應用上的探索,但在聯盟鏈上的布局也從未落后。2017年11月,螞蟻金服與
雄安新區攜手,基于聯盟鏈模式搭建區塊鏈租房平臺基礎設施;2018年8月,阿里云推出企業級區塊鏈服務(BaaS)平臺,支持一鍵快速部署區塊鏈環境,實現跨企業、跨區域的
區塊鏈應用,適用于包括商品溯源、供應鏈金融、數據資產交易在內的多個領域。
「京東」
京東金融在2016年5月加入“金鏈盟”,2017年12月,京東與沃爾瑪、IBM、清華大學宣布成立“中國首個安全食品區塊鏈溯源聯盟”;2018年3月京東金融與近30家商業銀行共同發起成立“商業銀行零售信貸聯盟”,此后6月,京東白條“ABS云平臺”首次建立多方獨立部署的聯盟鏈,實現其區塊鏈底層技術升級。
此外,華為于2016年先后加入“金鏈盟”及超級賬本項目,并于2018年2月發布區塊鏈服務BCS(Blockchain Service),宣布打造區塊鏈開放平臺;迅雷于2018年5月發布迅雷鏈開放平臺,并于今年7月加入超級賬本項目;蘇寧于2018年2月上線基于Fabric聯盟鏈技術的“區塊鏈黑名單共享平臺系統”,各金融機構可通過獨立部署節點接入聯盟鏈,開展區塊鏈黑名單數據上傳和查詢等業務,并在今年7月發布白皮書,把商品溯源與征信列為重點,支持聯盟鏈和私鏈業務。
在很多區塊鏈信仰者們眼里,聯盟鏈被視作“閹割版”的區塊鏈,而眾多科技巨頭紛紛“押注”,自然是因為聯盟鏈在商業擴展上有其自身優勢。
基本特點:與公有鏈相比,聯盟鏈能更好踐行各項行業規章制度,靈活可控,操作性強;由于節點數量精簡,交易處理更快,成本更低;與私有鏈相比,它由聯盟節點共同維護、更具可信度;
準入門檻低:準入門檻較之公鏈更低,因為參與節點預先指定,驗證效率更高,而且僅需極少成本便可維持運行。
落地門檻低:與大量公鏈“空氣幣”項目停留于概念階段相比,聯盟鏈的
token往往是應用在特定場景、解決具體事情的,與各行業應用更貼近,更易于落地。
政策相對寬松:聯盟鏈無需過多顧忌
ico監管、虛擬貨幣政策收緊等問題,且國家大力倡導的無幣區塊鏈其實就是聯盟鏈或私有鏈。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