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的是,在一片募資難的哀嚎中,上半年投資案例數量只同比減少了6.57%。
幾乎每天都有新的融資消息被發布,優必選5月3日宣布獲得8.2億美元C輪融資,商湯科技5月31日公布6.2億美元C+輪,瑞幸咖啡更是在7月11日稱拿到2億美元A輪融資,試運營半年多就成為估值10億美元的獨角獸企業。
一些頭部的投資機構表示,2018年上半年的投資數量并沒有出現大幅減少,基本持平或者微降,甚至有機構投資數量還出現上漲。
一種觀點是,今年上半年投出去的資金大多還來自于募資順利的2016年和2017年,而2018年上半年募資金額下降的效應,要經過半年到一年的延遲才會顯現威力。“可能到9月份10月份之后,市場就會發現真的缺錢了。”英諾天使創始合伙人李竹說。
易凱資本王冉預測,2018年下半年“一級市場創業公司的估值水平半年內會普降30%,個別泡沫比較嚴重的領域甚至可能會下降50%以上”。
不過與“節流”相比,開源對于基金而言更為重要。在銀行、上市公司等資金來源萎縮之時,政府引導基金卻有異軍突起之勢。例如在6月24日,
北京市科技創新母基金正式宣布成立,基金規模300億元;1月初,
山東省設立6000億元規模新舊動能轉換基金群,其中由省、市兩級共同出資400億元發起設立引導基金。
據《華夏時報》報道,我國目前存量的政府引導基金已有9.6萬億,已到位資金為3.4萬億,截至2017年底,國內政府引導基金共設立達1501只。
有投資人介紹,有機構眼下已經把政府引導基金或國有母基金作為一個非常重點的募資對象。但這筆錢并不好拿,對注冊在當地企業的投資比例、投資領域、階段等等都有要求,一些政府引導基金某種程度上演變成了當地政府招商引資的工具。“當然我們也要看,包括當地GDP和財政收入,如果本身就比較貧困還要拿出大筆錢來做政府引導基金,可能是不靠譜的,這里面也存在良莠不齊。”上述投資人表示。
也有機構把目光重新投向美元資產。這些美元LP包括國外
金融機構、大學與慈善機構的捐贈和基金、個人和家族基金、主權財富基金、企業等等,其存續期長,更加成熟,也更加耐心。
“三年一輪回,今天中國一級市場的投資活動已經從三年前的人民幣資金主導全面轉向美元資金主導。”王冉判斷。不過他也警告,過去30年所有美元資金流入中國市場背后的基礎——中國人口足夠多、體量足夠大、經濟增速遠高于歐美的底層邏輯已經發生重大變化,“2019年中國一級市場上的美元資金同樣很有可能會出現大面積干涸”。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