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虛擬貨幣的高壓態勢繼續。8月21日晚間,包括金色財經、幣世界等多家
區塊鏈媒體微信公眾號被封。
騰訊官方對此表示,部分公眾號涉嫌發布
ico和虛擬貨幣交易炒作信息,違反《即時通訊工具公眾信息服務發展管理暫行規定》,已被責令屏蔽所有內容,賬號被永久封停。
據財新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已經有
火幣資訊和火幣研究院、金色財經網,幣世界快訊,深鏈財經、
tokenClub、每日幣讀、吳解區塊鏈和大炮
評級等多家微信公眾號被封,一些沒被封的公眾號也開始自我清查,主動刪除文章或暫停服務,但目前自媒體關聯的微信小程序及APP仍顯示正常。
針對當下的情況,已有業內人士在研究開發APP,甚至有人在微信群內表示“可定做各種媒體app,最快一周出產品,讓您再也不用擔心公眾號被封”。
但財新記者從接近監管人士處獲悉,這次被封的公眾號只是一部分,下一步還會繼續有所動作,部分重點自媒體APP也會被納入整治范圍。
事實上,監管部門早有計劃將與虛擬貨幣相關的部分重點自媒體納入整治范疇。自去年9月ICO和虛擬貨幣交易所被納入互聯網
金融風險專項整治(下稱互金專項整治)以來,監管部門一直對此保持高壓。央行條法司副司長龔雁曾在今年4月表示,全國摸排出的ICO平臺和
比特幣等虛擬貨幣交易場所已基本實現無風險退出。據財新記者了解,這其中包括了各地搜排出的88家虛擬貨幣交易平臺和85家ICO平臺。
但隨著去年下半年虛擬貨幣市場的幣價暴漲,相關產業鏈上的機構仍不斷涌現,且亂象不斷。尤其是與虛擬貨幣相關的自媒體平臺,在這一時期扎堆出現了上千家,較有影響力的包括金色財經、幣世界、火星財經等。這些自媒體平臺在虛擬貨幣、區塊鏈方面提供了較為迅速、廣泛的消息,但其中也摻雜了不少歪曲事實甚至虛假的內容。一些業內人士指出,不少區塊鏈自媒體甚至成了“割韭菜”的幫兇。
除此之外,部分微信公眾號和小程序是披著公眾號外衣的炒幣、代投平臺。一些海外ICO的項目發行方,在發行前會向業內的代投基金、自媒體折價或贈送新的代幣,通過一番炒作來吸引眾人眼球。
今年3月初,包括
OKex、火幣在內的大量關于虛擬貨幣、炒幣的公眾號已不能正常使用,這正是監管督促的結果。
接近監管人士介紹,對于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資訊網站、微信公眾號等持續發布虛擬貨幣交易和ICO項目信息,助推虛擬貨幣炒作的情況,監管當局指導相關運營方建立起日常監測機制,并采取了清理措施。據悉,今年3月至4月初就已有近2000個微信公眾號被封。
盡管大量公眾號被關閉,但目前仍有不少平臺“打一槍換一個地方”,重新注冊新的公眾號繼續發布消息。財新記者了解到,對此,監管部門態度堅決,計劃將部分重點區塊鏈、虛擬貨幣自媒體納入監管整治范疇,且不排除開展一攬子打擊的可能。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