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的本質究竟是什么?如果區塊鏈只是一個簡單的分布式賬本,憑什么在全世界的所有國家、商業領域掀起一浪又一浪的軒然大波,而如此多的精英人士不顧一切的爭相入場?
假設
比特幣是第一張多米諾骨牌,區塊鏈究竟翻倒了哪些牌?洗牌的底層邏輯又是什么?未來對這個世界的影響又將如何?
今天,我和大家來分享我對區塊鏈的思考、迷茫和探索。
從生產力和生產關系角度去思考
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這兩個維度,交替演化推進。
生產力是從人類開始學會發明和使用工具開始以來,就在不斷的提升。1784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機、電力、鐵路、飛機、計算機、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
物聯網、
人工智能,這些都是生產力革命,核心是“效率提升”。
而生產關系的本質是,人類自從有了虛構故事的能力和想象能力以來,人類通過一個個虛構的故事來展開分工和協作的組織形態,部落、國家、公司這些都是生產關系的呈現。
人工智能是生產力革命的最后一個階段;區塊鏈則開啟人和人之間協作的新型生產關系。
隨著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的發展,區塊鏈開始了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融合。人工智能是“自學習”,區塊鏈是“自組織”;人工智能解決“效率”問題,區塊鏈解決“協作”問題。人工智能進行機器學習,區塊鏈進行的是機器與機器、機器與人、人與人之間生產關系的協調。
1956年,人工智能在美國達特茅斯大學正式面世,今年63歲,已經是一個老人;2008年,區塊鏈源于華爾街的
金融危機,今年10歲,一個黃口少年,剛剛開始他的蓬勃之旅。
過去240年,生產力發展日新月異,生產關系卻從未改變,自從以“公司制”為核心的資本主義被發明以來,人類社會發生了無數次的經濟危機,而現在危機已經到了無法緩和的地步,生產力已經嚴重落后于生產關系,矛盾越來越尖銳,世界局勢也越來越動蕩,人類極其需要生產關系的再一次根本性變革,所以今天區塊鏈產生的本質原因是由于生產關系跟不上生產力的發展。
我在不久前的一次采訪中談到,人工智能在把這個世界帶往一個更加不可莫測的未來,區塊鏈則把這個世界重新拉回原有軌道,所以區塊鏈是“對這個世界的一次糾偏”。
如何糾偏?
在蒸汽機發明之前,荷蘭人發明了一個詞叫“公司”,后面緊跟著一個詞叫做“股份制”,第三個詞叫“證券交易所”。
世界上第一個交易所是阿姆斯特丹交易所,第二個是倫敦交易所,第三個是紐約證券交易所。今天全球交易量第一名的是紐約證券交易所,第二名是納斯達克,第三名是倫敦證券交易所。
過去500年,全世界所有的商業組織或者公司,全部圍繞IPO這個皇冠上的明珠展開。
2008年開始的區塊鏈,給人類拉開了另外一個帷幕,未來可能有很多的企業不再需要IPO,他們會通過生產關系的重新調整,憑借自身的信用來發行通證,人們基于通證展開一種全新的協作模式。
科技發展到今天,我個人認為人工智能是生產力革命的最后一個階段,區塊鏈則顛覆了“公司制”的底層存在基礎,
token扮演了“超級殺手”的角色,也會改變傳統公司的運行模式,一個個開放、公平、共贏的通證經濟體將會形成,資本、資源、人才全要素良性循環和流動,從而打開一個全新的世界。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