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有硅谷,而瑞士希望能在Zug小鎮建立自己的2.0版本的科技產業集聚區——
加密貨幣山谷。而在楚格(Zug)將全部注意力轉向加密貨幣之前,瑞士一直致力于成為
金融科技的沙盒。
去年7月,瑞士為那些在第三方基金積累了大約100萬美元的公司提供了看跌期權,以測試他們的創新金融技術理念,而無需受限于針對于金融和
數字貨幣的常規監管。他們還表示,將對銀行執照進行重新評估,以便于收入不到100萬美元的公司能夠獲得數字貨幣存款以及60天有效期內提取眾籌資金的資格,大大延長了之前規定的“7天”有效期。
自瑞士開始支持金融科技公司和
區塊鏈技術發展以來,此類創新項目大量涌現。
法律專家、區塊鏈法律方向的博士研究生斯蒂芬·邁耶(Stephen Meyer),居住瑞士蘇黎世。他為我們分析了在這個小小的歐洲國家啟動
區塊鏈項目的優勢和劣勢:
基于瑞士金融管理局FINMA在2018年2月發布的指導意見,瑞士當前的區塊鏈和加密貨幣監管形勢非常明確。另外,很重要的一點是公司可以申請FINMA對個體公司項目進行預先評估。每個加密團隊都可以描述自己的項目,將其發送給FINMA,并且通常會在4-8周內收到一份清晰的聲明,說明是否符合監管規定。”“瑞士并沒有建立新的與區塊鏈相關的立法,因為與所有新法律法規一樣,這會產生法律法規具體應用范圍的不確定性。瑞士,相反,延用現有的監管框架,但采用靈活的、基于原則的處理辦法。
首次代幣發行(
icos)在瑞士也不是什么新鮮事,2014年
以太坊(Ethereum)預發行了以太幣,而從那時起瑞士就一直在積累應對區塊鏈行業和數字貨幣的經驗。
Meyer說:瑞士FINMA和稅務部門自2014年以太坊創立代幣以來,在如何應對并監管加密貨幣項目上,已經積累了相當多的經驗。與此同時,他們已經審理過大量首次代幣發行募股項目,以及其他類加密貨幣項目,如交易所和基金。因此,加密貨幣項目團隊根本就不需要向官方機構解釋
區塊鏈技術,因為官方本來就有相當多的了解并且與時俱進。
瑞士律師Valentin Botteron,目前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做訪問學者,攻讀反壟斷法博士學位,同時對區塊鏈和智能合約的相關法律問題有深入研究。
對于瑞士的做法,他也有同樣積極的看法:瑞士在監管金融科技公司、ICOs和加密貨幣方面采取了積極支持的態度。政府已經多次聲明,它的目標是讓瑞士成為一個對區塊鏈公司友好的地方。瑞士有幾家區塊鏈公司和協會,一直在倡導對區塊鏈技術進行健康的監管。”
議會很清楚區塊鏈和加密貨幣的未來,并敦促政府不要錯過機會,爭取成為第一批吸引區塊鏈項目落地的國家。瑞士穩定的政治環境使其成為發展業務的理想之地。除了經濟因素,瑞士大學的一些學者也在從事關于區塊鏈的經濟學和法律研究。
看看瑞士在做什么,然后看看其他國家又是如何復制并進一步發展它的模式的,這是一場競爭。正如Botteron所說,瑞士議會正在推動政府成為區塊鏈行業發展的領導者。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