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世界各國政府、
金融監管機構和銀行對
加密貨幣的立場從極其謹慎變成謹慎接受,但加密貨幣背后的技術,
區塊鏈和智能合約,已被廣泛認為是具有革命性的,并且正在各個層面實現這些技術。
例如,美國信托與清算公司(DTCC)和四大銀行(美銀美林、花旗、瑞士信貸和摩根大通)成功地使用Axoni開發的智能合約交易區塊鏈信用違約掉期。智能合約使用了諸如個人交易詳情及相應風險指標之類的信息,據一篇新聞稿稱,這提高了合作伙伴和監管機構信息處理上的透明度。
類似的事情到處都在發生。由61家日本銀行和韓國銀行組成的財團一直在測試Ripple的區塊鏈和智能合約,以實現兩國之間的跨境資金轉移。這一新系統將于今年推出。就連俄羅斯政府控制的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Sberbank),都在俄羅斯這樣一個眾所周知的反加密貨幣國家測試
以太坊區塊鏈及其智能合約。
測試結果是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加入了以太坊企業
聯盟(EEA),這是一個由100多家企業組成的聯盟,其中包括了思科、英國石油、荷蘭國際集團(ING)、微軟等頂級企業。該聯盟旨在開發一種面向商業用途的區塊鏈,用它可以開發和實現這些公司所需的智能合約。
由于智能合約是與加密貨幣相關聯的,因此它們仍主要被應用到金融領域和銀行業。盡管如此,世界各國政府都可以使用這項技術,使得投票系統更加便利而透明。
供應鏈可以使用它來監控貨物并自動執行所涉及的所有任務和支付。房地產、醫療保健、稅收、保險及其他眾多行業都可以受益于智能合約的使用。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