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計算機科學家和密碼學家Nick Szabo首次提出了智能合約。幾年后,Szabo重新定義了這一概念并發布了幾篇相關文章,他闡述了通過在互聯網上陌生人之間設計的
電子商務協議來建立合同法相關商業實踐的概念。
然而,智能合約的概念直到2009年才被實現,當時第一個
加密貨幣比特幣連同它的
區塊鏈一齊出現,后者則最終為智能合約提供了合適的環境。有趣的是,Nick Szabo在1998年設計了一種稱為比特黃金(Bit Gold)的去中心化
數字貨幣。雖然它沒有被實現,但它已經具備了10年后比特幣可吹噓的許多功能。
如今,智能合約主要與加密貨幣有關。而且,可以公平地說,它們彼此互相依賴,因為去中心化的加密貨幣協議本質上是具有去中心化安全性的加密智能合約。智能合約現在被廣泛應用于大多數加密貨幣網絡中,并且其也是
以太坊最杰出和最被大肆宣傳的特點之一。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