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這里我們提出今天的核心觀點,重塑云服務,就是
區塊鏈+Dapp+Dapi。首先看為什么區塊鏈可以重塑云服務生態?因為它的分布式賬本技術+
token經濟機制,恰好解決了傳統云服務的記賬和分賬問題。通過區塊鏈,網絡中的參與者既可以實現計算資源的技術共享,又可以在數據的市場化流轉交易中實現經濟上的共贏。
我們不妨嘗試用一個全新的視角來理解什么是區塊鏈。其實區塊鏈的本質就是云服務,而且是升級版,因為它提供了能夠實現共贏的機制。以
比特幣網絡為例,實際上它提供的就是一個點對點電子現金支付的云服務。運行比特幣P2P協議的比特幣主網絡由1萬多個節點組成,這些節點是網絡中的邊緣路由器,類似于云服務的IaaS層,通過它們可以搭建各種服務,例如交易所、錢包、區塊瀏覽器、支付處理等,這相當于云服務的SaaS層。而維護這些節點的,就是爭奪區塊記賬權的礦工,正是他們為整個比特幣網絡提供計算資源的支持。
與傳統的云服務不一樣的是,用戶在比特幣網絡上的交易信息,并不是存儲在某個數據中心里,而是存儲在一個“公共賬本”上。更重要的是,在比特幣這個“云服務”網絡上,每個節點的礦工、每個交易用戶的價值貢獻和價值共享過程,都在以比特幣這個價值載體為基礎的激勵機制下進行公平透明的運作。
再回到前面所說的APP+API經濟,我們會發現在傳統互聯網的架構下,目前的商業模式都存在明顯的缺陷。要么是按照傳統互聯網的免費邏輯,羊毛出在豬身上,免費使用服務的用戶數據,都被服務提供商重新作為產品的一部分而進行不斷販賣,從而造就了一個又一個躋身世界500強的互聯網巨頭。所以說,免費的就是最貴的,大家在免費獲取互聯網的數據、享受互聯網便利的同時,付出的代價是免費上交我們自己的數據,或者成為產品的一部分。要么就是在一個雙邊和多邊市場中,定價權完全被壟斷了流量入口和管道入口的寡頭所牢牢控制,掉入與開放相違背的怪圈。
就算拋開前面所說的巨頭壟斷抑制創新或者數據隱私被侵犯等公共利益問題,一個很快擺在我們面前的現實問題是:機器之間彼此如何交換數據?在5G和
物聯網時代,我們會擁有越來越多的傳感器和智能硬件,這些機器能夠不斷收集物理世界里的信息,但是只有當機器之間可以自由、安全地交換彼此的數據,才能完善整個物聯網系統。所以機器數據的確權、定價和交易是未來通過數字社會的必經之路。
那么這個時候就必須要有一個安全可信、可編程、可拓展、實時的、自動化的記賬體系,以及合理的定價和利益分配機制。而區塊鏈的賬本體系和作為價值載體的token,恰好可以提供這樣一套方案,重塑app和api經濟。
首先,當區塊鏈成功重塑云服務,去中心化的應用程序——Dapp就會成為人機交互的重要界面。從云計算的角度看,dapp所提供的服務,就相當于去中心化云服務的SaaS。
那么Dapp到底是什么,為什么它會取代目前中心化的app?首先,DAPP由運行在分布式對等網絡上的后端服務程序組成。它通常還具有一個用戶界面,其由前端代碼創建,可以調用后端服務。DAPP不需要依賴于中心服務器運行,它們允許用戶和功能提供者之間進行直接交互。
與App中最大不同,是搭建在公鏈平臺上的Dapp,用戶采用的是公鑰-私鑰的公鏈加密賬戶體系,這使得不同Dapp之間的數據價值共享成為可能,用戶只需支付一定token即可獲得可商用無風險的可信數據,并實現用戶數據使用權的平滑轉移,這是中心化App最渴望卻無法做到的。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