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今天的云服務,已經像水和電一樣,成為數字社會的基礎設施,徹底地改變了我們的工作和生活。舉個例子,我們可以看看云服務是如何改變“吃”這件大事。從C端的角度看,如果我和家人或者朋友想在外面吃飯,那我會在點評app或者微信小程序,搜索哪家餐廳人氣最旺,價格合適,到達餐廳后我甚至不用等服務員來招待,拿起手機就去掃桌面的二維碼進行點餐和支付。從B端的角度看,云計算的SaaS對接終端消費者,可以將餐廳的獲客成本大大降低;除此以外,Saas服務還解決了采購、廚房、點菜、收銀等多個協作環節的透明可控和人工問題。
餐飲這門生意變得越來越輕,越來越靈活。
不管在C端還是B端,使得吃飯這件事效率大大提高,成本大大降低的背后,是計算資源的徹底解耦,使得每個參與者都能高效地、廉價地使用各種云服務,而這就是數字社會的基礎設施。
如果我們把云服務具象化,那么就是傳統IT架構從本地部署往云端部署的過程。在云服務之前,企業在IT系統搭建上要做的事情實在太多了,從硬件底層的聯網和存儲,包括服務器搭建、機房搭建,到上一層的環境的搭建、服務器、數據庫,再到最后開發一系列應用。所以每上一次IT系統,對于企業來說都是一個傷筋動骨的大事,也只有財大氣粗的大企業才有這個魄力,信息化對于更多的長尾企業來說一直是個奢望。
那么到了云時代來了之后,大家會發現比之前輕松多了,這是因為最底層的網絡、存儲和服務器,被Iaas所取代了,企業只要按需向阿里云、騰訊云或者亞馬遜采購就可以即采即用;如果某個應用場景需要用到人臉識別,也不用自己搭建團隊去開發,因為像PaaS層作為平臺提供了非常豐富的功能,不僅時人臉識別,還包括支付、地圖等等;如果你連應用端都不想自己重新搭建,那么Saas層就直接把所有環節都打包好,交付給企業的就是一個立刻能用的軟件系統,而且還能定期更新。
如果我們把Iaas、Paas和Saas進一步抽象,那么云服務的背后實際上就是用戶通過前端APP和后端API,實現各種計算資源和IT能力的交付,并且在這個過程當中完成機器數據的交互。可以說,云服務大大提高了人與機器、機器與機器之間的數據傳遞效率。
今天的企業,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業務的重構創新而不是技術的重復研發上。具體來講,兩個殺手級應用特別關鍵。一個是APP這個端,不管是PC端還是移動端,人與機器之間互動的界面就是APP。另一個就是API這個云,機器與機器之間互動的接口就是API。企業要使得IT系統的功能滿足業務需求,就是要用各種各樣的API去做不同的APP,而這就構成了超過萬億美元級別的App與Api經濟。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