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前回溯,
數字貨幣基金經歷了狂飆突進的一年半。整個2017年,
區塊鏈領域出現了很多造富神話,將名不見經傳的投資人、苦熬多年的邊緣基金以及草根創業者,迅速送入收獲期。
據某數據庫統計,2017年區塊鏈相關項目融資額總額超過12.7億元,融資事件54起;而2018年僅第一個月,區塊鏈行業融資額就達到6.8億元,融資事件19起,這一規模甚至超過2016年一整年。
不少人驚嘆于區塊鏈吸錢的速度。2017年回報率最高的
ico項目——Stratis,收益率高達763倍。而最成功的ICO項目——
以太坊,收益率也有689倍。投資人奔走相告,原來區塊鏈行業可以這么賺錢!
除此之外,疊加區塊鏈概念的傳統互聯網企業,也在這波浪潮中嘗到甜頭。人人網在新年前兩天股價暴漲近80%,正是因為宣布觸電區塊鏈,并發行了數字貨幣RRCoin。
而就在此前的1月5號,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公司中網載線股價暴漲698.29%。這匹黑馬的出現僅僅是因為發布了一則通告:與井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開展區塊鏈產業。
一時間,創投圈紛紛將視線轉向區塊鏈,源源不斷的熱錢涌入。
密碼極客了解到,除了較早布局區塊鏈的紅杉資本、IDG資本、真格基金、英諾天使基金。相繼走上賽道的,還有丹華資本、海納亞洲創投基金(SIG)、晨興資本等國內知名基金。
在海外,各大投資機構也開始嘗試接觸區塊鏈。2017年秋季,作為美國養老金儲蓄賬戶最大的管理公司之一,富達投資成立了一支基金,使用自有資金投資數字貨幣。而富達也悄無聲息地成為和
比特幣“最親近”的華爾街公司之一。
躁動的不止投資機構,還有民間游資。LP們、
幣圈賺到錢的人們,正在以各種姿勢進入到區塊鏈、數字貨幣的投資市場中。一些投資人先用自己的錢試水,成立小型
token Fund,試投部分項目,以獲得認知和資源。部分投資人也在以LP的身份進入行業,這種方式可以通過專業的投資團隊彌補經驗不足的短處。
來自民間的資本同樣也頂著“Fund”、“資本”的頭銜,穿梭在各類展覽、
論壇、路演中,期待投中下一個“百倍幣”、“千倍幣”。
九州資本創始人何瓊告訴密碼極客,“去年整個市場處在瘋狂增長的狀態,隨便蒙著眼睛都可能賺到錢,但今年不一樣。市場有一百個項目,可能只有五個能投,這是非常尷尬的局面。”
事實也是如此,在經歷瘋狂收割的一年后,2018年比特幣總市值從最高的3153億美元回落至1300多億美元。市場上的錢依然很多,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的信心卻開始動搖。何瓊坦言,現在每個月頂多投一兩個項目,自今年三月初成立基金以來,也只投了五六個。
短短一年半時間,區塊鏈行業就經歷了風云變幻的突變期。全球有超過8萬個聲稱運用
區塊鏈技術的項目,而中國信息和通信技術研究院(CAICT)表示,8萬個
區塊鏈項目壽命平均1.22年,存活率僅8%。
在這種行情下,數字貨幣基金也難以獨善其身。就
加密貨幣對沖基金而言,今年虧損23%,一大批對沖基金已經退出,有的連網站、Twitter也同時銷聲匿跡。
另一方面,在這個圈子里,沒有風控能力,沒有增值資源,只懂得廣撒網多撈魚的選手,在區塊鏈投資賽道上的日子越來越難過。
日子一久潮水退去,基本上可以看到誰在裸泳,誰能活下去。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