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執行院長傅蔚岡認為,目前
區塊鏈的實際應用依然較少,在經歷泡沫之后,資本正處于退潮期。
王青云也對此感受頗深,他對記者透露,“春節前后區塊鏈最火熱時,隨便做一個區塊鏈媒體就能估值3500萬—6000萬元,項目融資往往非常順利,招人也就大手大腳。但是現在不行,沒有人愿意投了,我一個朋友做了一個
區塊鏈項目,希望融資2000萬元,但沒有投資方愿意接洽。”
icodata.io的一份數據報告顯示,2018年1月-7月,全球ICO融資額度呈現總體下滑的趨勢,分別為15.22億美元、12.73億美元、10.51億美元、5.64億美元、8.84億美元、9.09億美元和1.07億美元。經核算,7月全球ICO融資總額與1月份的數據相比,減少了92.97%。
同時,幣市的行情也低迷乏力。
數字貨幣行情網站非小號顯示,從今年1月到7月,
比特幣價格經歷大幅下滑,1月最高峰時,比特幣價格曾達到17389美元,約合人民幣逾11萬元,比特幣總市值也達到2919億美元。然而,在隨后的跌落之中,其價格曾下跌到僅剩1月價格的零頭。截至記者發稿時,比特幣價格為7661美元,總市值僅為1316億美元,較之1月份,跌幅達到54.9%。
而由于受比特幣錨定貨幣影響,其他主流數字貨幣如
萊特幣、以太幣等均呈現類似走勢。多名業內專家分析認為,幣市行情下挫,帶動整個區塊鏈市場下滑,這也是區塊鏈人才價格降低的主要原因。
原文:人民網《國際金融報》2018年08月06日12版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