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消費行為轉向,各行各業為了抓住新機遇,也在積極圍繞著新消費行為進行數字化轉型,但傳統商家卻面臨著缺人才少技術,沒有數字化能力的難處。原因不外兩個:一是人力成本高,二是現有的自動化設備達不到效果。盡管部分傳統商家已經通過半自助設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運營效率,但設備成本高又不夠智能,為了保證服務品質依然要投入大量人力、設備成本,服務效率并未有太多提升。
同時,受限于技術、人才缺失等原因,傳統商家雖沉淀了大量交易數據卻未能被完全使用,導致很多商家既無法準確把握用戶的細分需求,也難以實現精細化運營,因此無法獲得用戶信任,忠誠也無從談起。
可幸的是,有技術實力和敏銳洞察力,走在數字化轉型前方的互聯網公司正轉變為數字化助手,將新技術、新設備、新能力開放以幫助傳統商家進行商業數字化轉型,比如美團、餓了么對外賣服務的升級,比如順豐等企業通過智能化設備對快遞服務的升級,而微信支付是其中更為典型的例子。而在這一波數字化改造的浪潮里,微信支付可以說是比較亮眼的服務。
最近,微信支付在
香港、泰國和日本等地投放了大規模的廣告,展示了他們 8 大數字化能力。這些能力早已經不止支付,覆蓋了零售、
餐飲、民生等多個商業和公共服務場景。例如,微信支付所開放的結合了AI、大數據等前沿技術的掃碼購、無感支付等功能,正幫助商家實現數字化轉型,讓商業發展顯現出更加自助化、數據化、智能化的特征。下面,我們從餐飲、零售、公共服務幾大智慧場景來分析傳統行業所能借鑒的解決方案。
一、“遠程點單+點餐免排隊”助拉餐飲服務
在傳統零售場景中,由于餐廳在高峰期產能不足或服務不足,會員服務也比較單一,消費者難以獲得優質的用餐體驗。但在智慧餐飲場景中,傳統商家借助微信支付、小程序就能以低成本實現服務自助化,既節省了越來越高的人力成本,又能為消費者帶來高效服務。
比如,消費者可以通過肯德基、麥當勞的小程序遠程自助點餐,再到指定門店取餐,節省了到店后排隊等候的時間。同時,商家利用微信的虛擬會員卡服務打造線上會員體系,既能讓消費者及時了解各個門店的活動,也能讓消費更便捷地掌握會員權益信息。另外,在智能餐飲場景下,門店借助人臉識別等智能設備也讓支付流程更加簡單、高效。
二、即掃即走式的自助購物,加速零售流轉
傳統零售場景中,存在收銀高峰期排隊嚴重,消費者怨聲載道;促銷活動操作繁瑣,消費者很難及時了解門店活動信息;會員卡攜帶不方便等諸多痛點,而在智慧零售場景中,商家將管理系統與微信支付結合之后服務品質和效率將大不一樣。
首先,通過微信支付和小程序可以提高收銀效率,比如微信和沃爾瑪合作推出的掃碼購服務,消費者通過小程序便可自助結賬,不必再排長隊買單,購物更加高效快捷。
其次,商家借助微信生態和微信支付能力可以獲取點位運營數據,降低獲客成本,利用公眾號進行精準營銷,消費者也可以通過與公眾號互動,獲取
電商、客服方面的增值服務。
最后,通過微信虛擬會員卡服務,商家可以零成本發展會員,也可以從線上到線下與消費者進行深度綁定。在一體化服務之下,消費者通過微信會員服務就能及時了解商家的最新促銷活動,快速獲取自己所需的信息。
三、生活繳費、公共出行數字化,科技促民生
傳統民生服務場景是排隊久耗時長的重災區,不管是公共繳費還是交通出行均是靠現金結算,效率低、擁堵率高。但,當小程序和無感支付等智能化設備被應用到車主服務、公共交通等民生服務場景之后,問題似乎有了一些緩解意味。
比如,消費者借助微信生活繳費就可以繳清費用,并且可全面管理各項繳費數據,不必再為繳費跑腿排隊。比如出行場景中,消費者通過乘車碼小程序可以減少現金支付比例,既提高了交通系統的管理效率,也提高了客流的通行速度。
數字化帶來的高效便捷在車主服務上有更直觀的體現,無感支付等智能化設備的應用正大幅度提升了通行效率,數據顯示,使用無感支付的高速繳費站,繳費時間由原來的8秒減少到2秒。另外,在
深圳市寶安國際機場停車場,基于微信車主服務和車牌識別系統,能夠將車輛進出停車場的時間縮短80%。
從智慧零售、智慧餐飲和民生服務三大場景來看,微信支付能力帶有的自助化、數據化、智能化三大特點不僅能幫助商家數字化轉型,更好的服務消費者,滿足消費升級下的新需求,也能幫助民生服務、社會基礎服務走向數字化。
移動支付已超越「支付」的本身,升級為推動智慧生活全面普及助力者。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