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動互聯網浪潮下,大眾消費需求不斷升級。近年來,企業和商家不斷創新技術與商業模式:移動支付、高速物流、O2O 服務……這些新模式,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高效和便捷逐漸成為一種新的社會基礎服務。
在這當中,移動支付消費者影響尤為重要。要了解當下商業生態走向,我們必須先了移動支付怎樣改變了消費者的行為和心態。
新消費需求驅使傳統商業打破三大界限
不往遠了說,生活低效率的時代是何情形,回想一下微信支付等移動支付工具出現之前大眾的生活狀態便可知曉。吃住行購娛,不管哪個領域,大眾都需要在繁瑣的流程之上耗費大量時間,比如出門必須備零錢;比如熱門景點和餐廳總有排不完的長隊;比如下雨天搭出租車也只能在路邊等,不一而足。
低效率的生活中消費者勞心勞神,商家也受累。線下商業和公共服務都要依靠人力,很多服務環節無法覆蓋,高峰期常出現產能不足、服務不足的情況。同時,商家與消費者之間往往是一單買賣的關系,消費者忠實度不高、難沉淀,商家也難以實現精細化營銷。
但隨著移動支付普及,實體經濟數字化進程加快,大眾生活方式已是另一番情形。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數字經濟規模排名第二的國家,在數字化過程中,大眾從低效率生活步入了高效的智慧生活,消費行為也發生了巨大轉變,新消費需求驅使傳統商業打破自身界限,必須滿足無界化、移動化、場景化三大特征才能滿足新生活需求。
移動支付成新消費趨勢。隨著簡單易用的二維碼支付形式打破線下支付格局,微信等移動支付已成為重要的支付手段。數據表明,一線城市使用手機支付的消費者超過七成,80、90后的手機支付比例高達80%,大眾已經步入移動支付與現金并重的消費時代。
線上線下共融的無界服務。新零售打破了線上消費和線下消費的二元對立,大眾既依賴線上豐富的渠道了解商品信息,也注重線下實體店的消費體驗。消費行為由原來的單一選擇走向多元并重,無界消費成為主流消費方式。
多場景協同刺激新消費增長。過去大眾的消費行為受品牌驅動,如今由于社交向線上集中,消費行為呈現出場景化趨勢,其中社交場景對消費影響最為直觀,《2018中國消費者洞察報告》顯示,喜歡分享購物體驗的消費者受到購物分享刺激而產生消費行為的比例達44%,沖動消費增加了42%。
大眾消費行為向移動化、無界化、場景化轉變,既是說明高效的新生活方式逐漸成型,同時也反映了在消費升級趨勢下,傳統企業和商家將會迎來重大革新。中國商業生態已經來到數字化轉型的路口,前方發展空間廣闊,卻也充滿挑戰。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