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4年之前,全球
比特幣交易市場上,最大的玩家是Mt.Gox。
最高時,該平臺占據全球90%的比特幣交易量,甚至是全球比特幣兌換率的風向標。
2011年,法國商人馬克·科爾佩勒斯(Mark Karpelès)收購了Mt.Gox,成為其創始人兼總裁。也正是這一年,Mt.Gox平臺出現數據庫被盜事件,引發全球連鎖式用戶密碼被盜。
2013年,比特幣從13.5美元暴漲至266美元時,Mt.Gox的服務器再次down機,引發了新一輪的恐慌性拋售。
2014年2月25日,曾經是全球最大的比特幣交易平臺Mt.Gox突然無法訪問,網站變為一片空白,其官方Twitter帳號也被刪除一空。此后傳出Mt.Gox已經破產的消息,大約75萬枚比特幣(價值3.75億美元)付之東流。
2015年7月底,馬克·科爾佩勒斯涉嫌做假賬被日本警方逮捕。隨后其承認在2013年自己手動修改交易系統中數據,使系統中平白無故多出了價值100萬美元的比特幣;并承認使用偽造的比特幣和用戶進行交易。
因為Mt.Gox諧音“門頭溝”,該平臺的破產也被
幣圈成為“門頭溝事件”。
不僅如此,2014年8月,國內山寨幣交易所比特兒(Bter.com)遭到攻擊,被盜5000萬個NXT(未來幣)。
由此,交易所安全引發比特幣投資者的關注。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比特幣價格的大跌。此后,安全成為交易所揮之不去的陰影,一直伴隨至今。
2014年,受政策、市場等影響,國內的比特幣交易所出現第一波倒閉潮。根據媒體報道,2014年國內至少有18家交易所倒閉。而有報告分析,在中國倒閉的交易所要大大超過這個數字。
此后2015年、2016年由于比特幣價格在動蕩中低迷,國內對
數字貨幣及交易的監管逐步嚴格,國內的交易所日趨謹慎。而國外的數字貨幣交易所卻呈現繁榮姿態,2014年,Bitthumb、Coinone等交易所在韓國建立;Poloniex(P網)、Bittrex(B網)則分別于2014年、2015年在美國建立。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