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證券型通證和實用型通證話題在17年就已經出現了,但是最近這個話題又開始火起來,因為就在今年7月17號根據彭博消息,Coinbase即將獲批上線證券型
token,這件事釋放了什么的信號?是否未來會更多的會去發行證券通證?
馬千里:coinbase上線證券型通證是一個好事情,因為傳統的代幣一旦被認定為證券,可能就很難再去上交易所,所以項目方都設法規避自己的代幣是證券型token。比原鏈在2017年下半年通過豪威測試,被認定為是實用型token,所以上交易所很方便。
現在有了證券型通證,很多真實在做證券型通證的項目,就可以很坦白地說,我的確是在做證券型的事情,這是一個新的出口。
鐘晶晶:Coinbase即將獲批上線證券型token,釋放了美國監管層對于加密
數字貨幣的開放態度,同時Coinbase自己也做了很大的犧牲,很多用戶信息也都提交上去了。以前是在州政府的監管之下,現在是在聯邦政府的監管下。
肖磊:從形式上來講,美國這么做是繼紐交所、納斯達克之后,推出一個更加開放的平臺,讓個人可以發行證券,能夠降低所有人的融資成本,激發更多經濟活力,自下而上推動社會進步。最終美國肯定會批出一兩家類似的交易所來做這種代幣的證券化的,但是肯定有嚴格的一套系統去監管,可能比納斯達克的這種投資者的要求要高。
從技術的角度看,把證券過渡到數字貨幣這個層面,是一個歷史性的技術演進。股票的交易從紙質化到后來的數字化,假如未來的股票變成
區塊鏈形式讓大家去持有,股東隨時增發、同股不同權這些對投資人利益損害的行為就會得到極大改善。我作為一個股東就會非常放心,企業不會擅自稀釋我的價值。
肖颯:這個事情出來以后有人來問,說我國會不會這樣做?答案很簡單,我們不會這么做。
中國的法律體系跟美國的法律體系完全是兩套不同的體系。美國的法律體系是case by case,我們叫做案例法。我們是成文法,他們的法律是一個案子判出來的,我們的法律是一條一條的寫出來。我們國家的法律確實也在一些內容上借鑒了其他國家的法律,比如說我國的知識產權法移植了美國或者歐盟的一些觀點。但是像涉及類
金融產品的一些規則,我國會非常謹慎。我們第一步首要考慮的是金融消費者的資金安全和市場的穩定。
當然,如果在未來的一個合適的時機會找一個地方先試點,不排除會有沙盒監管的一些嘗試出來,在沙盒監管的程序里面,如果有人愿意承擔連帶責任,有人愿意承擔風險的話,可能會允許這么做,但應該不是一件很快的事情。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