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來說,
區塊鏈在商業銀行的應用中主要集中于平臺和系統的搭建,以提高交易和信息處理的效率。但不同的商業銀行根據自身業務的特性和發展需求,在具體應用中又呈現出一定的差別。
國有銀行在區塊鏈的應用方面推廣較早,業務種類較為豐富。工商銀行主要搭建了一個基于
區塊鏈技術的
金融產品交易平臺原型的系統建設,為客戶提供點對點的金融資產轉移和交易的服務;參與央行
數字貨幣的發行和基于區塊鏈的數字票據交易平臺的研究工作;以及推出首個自助可控的區塊鏈平臺,已助力
貴州扶貧、工銀聚等項目成功投產。
農業銀行利用區塊鏈技術提升三農業務效率,在國內銀行業中首次將區塊鏈技術應用于
電商供應鏈金融領域,并推進金融數字積分(簡稱“嗨豆”)系統建設。中國銀行雖然起步比國外銀行晚,但目前很多技術已經落地,包括推出區塊鏈電子錢包(BOCwallet)、加入SWIFT gpi 區塊鏈概念驗證(PoC)、以及提交“一種區塊鏈數據壓縮方法及系統”的區塊鏈新專利并投入應用等。建設銀行探索“區塊鏈+貿易金融”技術,推出區塊鏈銀行保險平臺,并成功辦理業內首筆區塊鏈國際保理業務。郵政儲蓄銀行在資產托管業務場景中,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了中間環節的縮減、交易成本的降低及風險管理水平的提高。
股份行積極開展區塊鏈相關研究,在平臺搭建領域卓有成效。招商銀行首先實現了將區塊鏈技術應用于全球現金管理領域的跨境直聯清算、全球賬戶統一視圖以及跨境資金歸集這三大場景,并通過跨境直聯清算業務POC實驗,實施了“招行直聯支付區塊鏈平臺”。民生銀行搭建了區塊鏈云平臺,并與中信銀行合作打造了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國內信用證信息傳輸系統。光大銀行與中國銀聯聯合使用趣鏈科技區塊鏈平臺,構建了多中心可信POS電子簽購單系統,2017年已對外宣布完成初步測試。興業銀行于2017年對外公開了首個應用區塊鏈技術的試驗項目——區塊鏈防偽平臺。平安銀行所在集團中國平安最早加入R3,其旗下科技公司“金融壹賬通”于2018年正式推出區塊鏈突破性解決方案——壹賬鏈。
城商行雖起步較晚,但部分銀行已引起重視。贛州銀行與
深圳區塊鏈金服建立
聯盟,共同推出“票鏈”產品,成為了國內第一家試水區塊鏈金融的城商行。
江蘇銀行在模擬環境實現了銀行積分使用和清算場景的
區塊鏈應用,下一步的探索方向是將區塊鏈技術應用于聯合跨行網貸業務中,建立多行之間的聯盟鏈。浙商銀行在2016年推出業內首個移動數字匯票平臺,并在2017年下半年開發上線了一款自主設計研發的應收款鏈平臺。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