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目前談
區塊鏈顛覆銀行業還尚早,但銀行業的區塊鏈革命已經到來!本文摘自《區塊鏈:銀行業應用與前景》報告,探討區塊鏈對銀行業的影響和展望。
區塊鏈在銀行業的應用情況
區塊鏈在商業銀行的具體應用
1. 中國銀行:運用
區塊鏈技術打造區塊鏈電子錢包,實現精準扶貧
中國銀行在2016年10月便率先啟動了區塊鏈電子錢包的研發工作,并于2017年1月將區塊鏈電子錢包v1.0版正式接入精準扶貧共享平臺“中國
公益”,從此開創了“互聯網+精準扶貧”的新模式。中行區塊鏈電子錢包是由中國銀行與
北京阿爾山
金融科技公司聯合開發,初期的公益中國平臺僅支持微信及支付寶兩種方式,在達成與阿爾山金融技術合作后,不僅完成了電子錢包對接,更通過區塊鏈技術實現了公益中國平臺的中銀支付通道。除了在公益中國平臺上的應用外,區塊鏈電子錢包還應用于中國銀行軟件信息中心的黨務系統項目中。中銀錢包提供的區塊鏈錢包支付,在完成支付的同時將交易記錄在區塊鏈上,可做到交易不可篡改和可追溯。
此外,中國銀行在2017年8月正式參與了SWIFT gpi區塊鏈概念驗證(PoC)。區塊鏈概念驗證(PoC)屬于SWIFT gpi跨境支付創新服務的一部分,主要驗證該技術能否幫助銀行實時核對在跨境代理行的己方賬戶。
2. 中國工商銀行:創新扶貧金融,與趣鏈科技深度合作
2017年,工商銀行正式啟動與
貴州省貴民集團聯合打造的脫貧攻堅基金區塊鏈管理平臺,通過銀行金融服務鏈和政府扶貧資金行政審批鏈的跨鏈整合與信息互信,以區塊鏈技術的“交易溯源、不可篡改”實現了扶貧資金的“透明使用”、“精準投放”和“高效管理”。2018年1月,中國工商銀行發布正式文件稱,
杭州趣鏈科技有限公司成功中標該行
區塊鏈項目。趣鏈科技將為中國工商銀行提供區塊鏈相關技術培訓,幫助中國工商銀行完善區塊鏈底層建設,并提供技術支持,最終實現區塊鏈技術在中國工商銀行產品中的應用。此外,工商銀行還參與了央行
數字貨幣的發行和基于區塊鏈的數字票據交易平臺的研究工作。
3. 中國建設銀行:推出區塊鏈銀行保險平臺,成功辦理業內首筆區塊鏈國際保理業務
2017年,中國建設銀行與IBM合作,為其在
香港的零售和商業銀行業務部門開發和推出一個區塊鏈銀行保險平臺。區塊鏈的解決方案是使用Hyperledger Fabric 1.0開發的(由Hyperledger項目發布的開源生產軟件),該項目是IBM作為創始成員的跨行業
聯盟。IBM利用分散的技術來簡化中國建設銀行(亞洲)的銀行保險業務,實現對保險單數據的實時共享。這將會減少對狀態進行檢查的需求,延遲保險產品的處理時間。所有數據將被記錄在IBM的區塊鏈銀行保險平臺上的不可變的分類帳上。
2018年1月,中國建設銀行首筆國際保理區塊鏈交易落地,成為國內首家將區塊鏈技術應用于國際保理業務的銀行,并在業內首度實現了由客戶、保理商業銀行等多方直接參與的“保理
區塊鏈生態圈(Fablock Eco)”,成為建行全面打造“區塊鏈+貿易金融”Fintech銀行的一項重大突破。
4. 中國
農業銀行:與趣鏈科技深度合作,上線基于區塊鏈的涉農互聯網
電商融資系統
2017年6月,中國農業銀行對區塊鏈平臺項目進行招標,并計劃基于此區塊鏈底層平臺,落地數字票據等眾多銀行核心系統應用及其他創新業務,趣鏈科技順利中標。
2017年8月,基于趣鏈科技底層區塊鏈平臺,中國農業銀行總行上線了基于區塊鏈的涉農互聯網電商融資系統“E鏈貸”產品,將區塊鏈技術優勢與
供應鏈業務特點深度融合,為農業銀行提升三農業務效率,拓展服務內,并于8月1日成功完成首筆線上訂單支付貸款。這是國內銀行業首次將區塊鏈技術應用于電商供應鏈金融領域。
5. 民生銀行:加入R3搭建區塊鏈云平臺,與中信銀行合作打造BCLC系統
民生銀行在2016年11月宣布加入R3區塊鏈聯盟。民生銀行加入R3的目的是尋求與國際大型金融機構的合作機會、學習并探索區塊鏈分布式賬簿技術的業務模式。除此之外,民生銀行也搭建了區塊鏈云平臺,并且對區塊鏈共識算法、智能合約、交易記賬、數據傳輸、智能錢包、去中心化應用等進行深入研究。
2017年7月21日,民生銀行與中信銀行合作打造的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國內信用證信息傳輸系統(Blockchain based Letter of Credit System,簡稱BCLC)成功上線。通過區塊鏈技術,BCLC系統實現了國內信用證電開、電子交單、中文報文傳輸等功能,銀行解決了交易雙方的互信性和電子數據傳遞等一系列問題。
6. 中國平安:最早加入R3,推出區塊鏈方案“壹賬鏈”
2016年5月24日,中國平安宣布與國際頂尖金融創新公司R3建立了合作伙伴關系,正式加入R3分布式分類賬聯盟,是中國首家加入該聯盟的金融機構。2016年,中國平安已有團隊在7、8個場景探索區塊鏈技術應用,其中資產交易和征信兩個場景已經上線并真正開始交易。2018年2月6日,中國平安旗下科技公司“金融壹賬通”正式推出區塊鏈突破性解決方案——壹賬鏈,已覆蓋交易額超12萬億元、注冊金融機構800余家,壹企銀融資平臺接入中小企業節點數近17000個。
7. 招商銀行:直連清算系統將正式投產
招商銀行首先實現了將區塊鏈技術應用于全球現金管理領域的跨境直聯清算、全球賬戶統一視圖以及跨境資金歸集這三大場景。招商銀行有六個海外機構,一個子行五個分行,子行是永隆銀行,五家分行分別是香港分行、新加坡分行、倫敦分行、盧森堡分行、紐約分行。以往只支持分行與總行之間清算。在這個跨境清算場景下,區塊鏈比較適配。基于區塊鏈的新跨境直聯清算系統展現出新的優勢:高效率性,去中心后報文傳遞時間由6分鐘減少至秒級;高安全性,處于一個私有鏈封閉的網絡環境中報文難篡改難偽造;高可用性,分布式的架構沒有一個核心節點,其中任何一個節點出故障并不會影響整個系統的運作;高擴展性,新的參與者可以快速便捷地部署和加入至系統中。
此外,2016年6月,招商銀行運用區塊鏈自主創新研發,實施了“招行直聯支付區塊鏈平臺”,通過POC驗證測試并推動項目正式商用,解決了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應用落地的一系列問題。
8.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落地資產托管業務
2017年1月10日,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與IBM召開新聞發布會表示,郵儲銀行在資產托管業務場景中,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了中間環節的縮減、交易成本的降低及風險管理水平的提高。這也標志著郵儲銀行已在銀行核心業務中實踐區塊鏈。這個系統上線于2016年11月,在真實業務環境中已經順利執行了上百筆交易。
傳統資產托管業務涉及資產委托方、資產管理方、資產托管方以及投資顧問等多方金融機構,各方都有自己的信息系統,傳統的交易主要通過電話、傳真、郵件等方式進行信用檢驗,而區塊鏈正好解決了相互信用校驗的成本,業務環節縮短了60%-80%。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