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成長在灰色地帶的交易所將開始一條不斷洗白,以及與監管合作的道路。一旦美國監管政策落地,華爾街資本入場,牌照申請的速度卡位戰將引來全球交易所格局的再一次洗牌
憑借著“交易即挖礦”模式,
FCoin推出后半個月,交易量迅速問鼎全球交易所榜首;在
比特幣熊市下,它的平臺幣FT上漲了100倍。
從誕生到成為全球頂級交易所,FCoin只用了不到一個月。這種躥紅速度,無論在傳統商業還是在
加密貨幣的世界中,絕無僅有。
被指控刷單、價格操控、堵塞
以太坊,是行業“毒瘤”還是偉大的創新者?
FCoin從誕生第一天起就毀譽參半,一些人盛贊這種新的加密貨幣交易所模式是偉大的創新,另一些國際投資者正打算以集體訴訟的方式把它送上法庭。
當這些中國背景的交易所正在新模式下如火如荼爭戰時,全球監管最嚴厲的美國,交易所正開始一場合規化的大戰,傳統股票交易所Robinhood宣布殺入加密貨幣領域,免除所有的手續費。
此外,美國西部時間7月16日,有消息報道Coinbase取得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和
金融業監管局(FINRA)批準,收購三家證券交易商,可以在監管下提供證券化代幣。
加之其他多重利好消息,比特幣價格漲至7400美元,漲幅高達10%。當Coinbase發言人向彭博社澄清并沒有獲得監管機構批準收購,只有SEC幾名官員進行了非正式討論之后,比特幣立刻停止上漲。
Coinbase創建于2012年,2015年成為美國第一家有牌照的比特幣交易所。按照今日交易所流量的排名來看,它都未必能進入榜單前十,但它的舉動卻足以影響幣價。
根據CoinMarketCap榜單,起源于中國的交易所幣安(
Binance)、
OKex、
火幣穩居前五,同樣誕生于中國的后起之秀FCoin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沖入第二。如果排除全球排名第一,只做期貨交易的比特幣交易所BitMex,華人交易所壟斷了全球交易所流量榜單。
交易所是
區塊鏈食物鏈頂端的肥肉。根據CoinMarketCap網站統計,截至7月中,全球共有11844家交易所,上線1649種加密貨幣。曾有人計算過,按照交易所的增長速度,全球平均每天誕生20家-50家交易所。
一邊是中國交易所正在影響全球區塊鏈行業,它們在一個扭曲而充滿機會的環境中成長起來;一邊是以Coinbase為代表的美國交易所,它們一開始就與監管密切合作,任何新的監管謠言都足以動搖市場。伴隨著種種爭議,整個加密貨幣交易所的行業競爭陷入白熱化,無論中美。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