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地球上有這么一家公司,在最近五年的時間里,平均每年能賺到的凈利潤超過900億美元,要給它估值的話,它的市值應該能達到多少?
對比來看,目前全球市值最大的(當前市值9400億美元)、最賺錢的公司是蘋果,但2017年蘋果公司的凈利潤也只不過484億美元,離900億美元還差很遠。
我說的這家在過去五年里平均每年都能賺到超過900億美元利潤的公司,名字叫美國聯邦儲備局,也就是美國的中央銀行。很多人可能會質疑,一個國家的央行,怎么能算作一家公司呢?實際上美聯儲確實是公司化運作的思路,只是邏輯架構稍微有點不同而已。美聯儲有自己的股東,每個股東每年有數億美元的分紅,過去五年平均900億美元的凈利潤,只是美聯儲上繳給美國財政部的錢,還有數十億美元分給了股東。
美聯儲的前身是美國第一、第二銀行,最早的時候,這兩家銀行的股票是可以自由買賣的,所以誰有錢,誰就可以不斷的吃進這兩家銀行的股票,最終控制住美國的印鈔權。現在的美聯儲,是改版之后的第一、第二銀行,為了防止被單一財團的控制,現在美聯儲的股東,基本上是固定的,類似于會員制,其股東持有的股權是不允許在公開市場買賣,也并不是按照股份來分紅,而是美聯儲每年按照6%的固定利率發放利息。
美聯儲的設計,實際上非常類似于目前
區塊鏈行業的基金會制度,美聯儲是個“非營利組織”,最高權力機關是儲備委員會,制定各類貨幣政策,包括維護美元的穩定和保證全世界對美元的信任度,讓持有美元的每一個人,都能享受到同樣的權利。美聯儲所賺的錢,主要是持有各債券或衍生品的利息,其利潤90%要上繳美國財政部,美國財政部拿這些錢做公共服務開支,使得美元生態更加穩固。
我個人覺得
數字貨幣市場,尤其是時下流行的“通證經濟”,可以參考美聯儲的設計理念,這種設計兼顧了
公益性(基金會)、激勵機制(
token)、參與者使命感(
社群)等多種系統性制度設計,瞬間秒殺市場上各種販賣通證經濟的學說。美聯儲這種獨立、制衡、市場化、高效能等制度設計,使得其“割全世界韭菜”的方式,存在一個良性循環的基礎,未來如果有機會,我會給大家詳細講講美聯儲復雜且令人驚嘆的制度設計。
自從一百年前在美聯儲這件事情上取得巨大成功之后,美國
金融立國的理念基本上就深入人心了。所以全球金融市場的變化,對于美國來說,遠比地緣政治問題要敏感得多。
從1944年布萊頓森林體系擊敗英鎊,到1985年廣場協議降伏日元,再到2010年歐債危機扼殺全球對歐元抱有的期望,美元實際上進入了新的黃金期。但令美聯儲沒有想到的是,2009年誕生的
比特幣,其野蠻生長的速度,遠遠超出貨幣學家的想象。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