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政策前景明朗化
區塊鏈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計算機技術在互聯網時代的創新應用模式。
區塊鏈技術被認為是繼大型機、個人電腦、互聯網之后計算模式的顛覆式創新,很可能在全球范圍引起一場新的技術革新和產業變革。目前,區塊鏈的應用已延伸到
物聯網、智能制造、
供應鏈管理、數字資產交易等多個領域。
聯合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以及美國、英國、俄羅斯、瑞士等國家對區塊鏈的發展給予高度關注,積極探索推動區塊鏈的應用。在美國,國會召開了兩次
數字貨幣聽證會,聽證出的結果是:超越
比特幣,提出區塊鏈信念的概念并把區塊鏈概念上升到美國國家戰略地位上。在英國,政府首席科學顧問指出,區塊鏈技術能夠為多種形式的服務提供新型的信任機制,分布式賬本技術能夠為英國的
金融市場、供應鏈、福利管理、土地所有權登記乃至英國國民健康保健制度等領域帶來極大的好處。在俄羅斯,央行行長Elvira Nabiullina表示,該國央行正在密切關注及監控區塊鏈基礎的發展,并對其創新金融領域的可能性表示關注。再比如瑞士,隨著瑞士政府對比特幣和其他數字貨幣的接受程度不斷提高,并推出了不同程度的國家監管措施,瑞士金融科技公司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而隨著政府出臺相關監管法案,數字貨幣正在獲得合法地位。
在中國,區塊鏈技術和應用也引起了多個行業的廣泛關注,
北京、
上海、
深圳等城市先后成立了不同形式的
聯盟,區塊鏈的應用開發實踐在以金融科技為代表的領域逐漸展開,同時在媒體的推動下不斷掀起討論熱潮。總的來看,在多重力量和因素的催化下,區塊鏈或許已經開啟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另外,也要清醒地看到,區塊鏈技術是從比特幣這一應用中衍生出來的技術,是否在數字貨幣或其他領域成熟可用,需要投入新的技術研發和應用實踐來進行證明。
3月9日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講到,數字貨幣發展有技術上的必然性。未來可能紙質、硬幣這些會逐漸縮小,甚至不存在了。周小川還談到,數字貨幣是一種有多種可能的體系(其實應該是區塊鏈技術)。未來的監管是動態的,要取決于技術成熟程度,以及測試評估情況,還有待觀察,也不是說馬上要拿什么樣的監管措施。周小川表示,說不上未來一定有某種確定的監管政策,這些問題央行也是和市場人士密切配合,也聽取廣大觀眾特別是媒體的意見。數字貨幣的監管政策制度是開放的,再看看,再觀察,不急于出臺監管政策的思路是正確的。
我們對于行業的未來有積極的態度,中國央行對于數字貨幣和區塊鏈技術一直也采取支持的態度。中國央行此前召開的數字貨幣研討會認為,在中國當前經濟新常態下,探索央行發行數字貨幣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周小川回答記者問折射出央行支持區塊鏈技術與數字貨幣規范發展的思想沒有變化!
然而現階段的亂象也昭示出風險是巨大的,必須防止過度炒作,借機炒作區塊鏈技術概念,最終將會引發更加嚴厲的監管措施出臺,或最終毀了區塊鏈技術的發展。
因此,為了區塊鏈技術和數字貨幣應用的健康發展,也是我們推出Fractal的動因之一。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