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天:智能投顧本質是投資,投資分為兩種,一種是自行投資,一種是委托投資。智能投顧很難定義為是自行投資還是委托投資,因為對于買基金、股票的用戶來講,需要獲得很高的收益,而保本的用戶要求保本,但是智能投顧哪點都做不到。
利用
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和大數據不能實現高收益這點很清楚,不能保本是因為背后對接的是基金,基金本身就存在風險,不能保證本金。
在國內其實也有很多大公司之前就在這方面進行過嘗試,比如網易,但是上線兩個月就關掉了。其實,最關鍵的是要看能不能滿足中國市場用戶群體的需求。
另外,智能投顧的策略可復制性太強,因此策略本身反而會降低策略的收益能力,這也是為什么很多策略在回測過程中,能測出非常好的效果,一旦進入市場就會被迅速拉下,所以很多策略不公開,但是要想智能投顧面向C端市場,又是不可能不對外公布,這樣就存在很大的矛盾點。
但是智能投顧在美國比中國要發展得好很多。一方面,核心在于美國的投資策略是用于節稅、避稅,從而獲得高收益。
另一方面,美國市場主要以機構投資者為核心,用戶經過教育,接受獲得長期平穩收益的觀念,今年虧5%,明天漲10%,也是穩定的,但是中國用戶核心關注點在于無論怎樣波動都不能虧本。
至于我們將來是否會引入人工智能,我認為我們更看重的是歷史業績,而背后的算法到底是引入人工智能還是人工做策略,這和業績沒有直接的關系。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