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最大程度的改變社會組織結構、協作方式和激勵機制,對蘋果、小米這樣的影響不大,區塊鏈最容易改造的行業,就是那些巨型商業中介驅動的行業。
比如,阿里巴巴、滴滴、Airbnb以及各大銀行等等。
比如說阿里巴巴,掌握了很多數據,所有的買賣方的交易數據都在第三方阿里巴巴平臺手上。從利益來講,大部分的利益被少數人拿走,我們每天作為剁手黨在上面“買買買”,只是一個利益的貢獻者。
未來應該由一個非盈利基金會所管理的一個社區經濟體來取代一個由封閉公司所管理的壟斷平臺,這是未來區塊鏈要解決的最根本的社會問題。
讓“羊毛出在豬身上,狗買單”的商業模式通過區塊鏈回歸“羊毛出在羊身上”的正常邏輯。
通過共識、共治、共享,建立“人人貢獻、人人受益”的生態,這也是牛頓項目的核心所在。
牛頓和阿里巴巴對比,就如當年的阿里巴巴與王府井。
2018年,區塊鏈的商業化是重點,區塊鏈在很多領域已經實現了落地,有人參與和分享就是落地,未來應該更加關注如何實現區塊鏈起飛,在更廣泛的領域實現區塊鏈的應用場景。
2019年,牛頓經濟體整體要產生5個億的交易規模。產生這樣的一個交易規模,賣家就會去市場上購買
token,就會有一個真真正正的定價。
這個Token既不是支付也不是股份,而是數字資產權益化的代表,這才是最大的價值所在。
這將是一次徹底的實驗,如果誰能給Token設計一個很好的經濟模型,10年后可能會獲得諾貝爾獎。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