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繼哲 | 牛頓創始人
我2005年就開始做開源社區,2011年加入
電商公司好樂買,此后又連續創業,包括手游、智能硬件、3D打印等各種項目。
中本聰是一個偉大的啟蒙者,而V神則駕馭了
區塊鏈的思想、技術和
社群,為這個行業做了巨大貢獻。
如果技術思想和社會應用相結合,那么越來越多的項目就會不斷改造我們的商業和生活。
現在流行的說法是:比特幣是區塊鏈1.0,
以太坊是2.0,EOS是3.0。
我覺得某種程度上,區塊鏈3.0是想象出來的概念,
區塊鏈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后,它要跟電商、社交、搜索、視頻、
公益等巨大的行業相結合,每個行業都有巨大的差異和獨特性,想服務的更廣泛沒有差異,那就只能把層次降低,那么與應用代溝就會加大,需要開發者添加的越多,技術的易用性越差。
比如電商領域需要解決采購、
供應鏈、倉儲、客戶服務、售后流程、評價體系等,很難做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公鏈。
我認為區塊鏈沒有3.0。
我自己干了4年多的電商,聯合創始人干了18年電商,我們了解這個行業,能夠抽象出
電子商務行業能夠需要哪些技術支撐的點。
電商的顯著特點就是免費。你可以免費的使用一個應用,大家都免費的用了很多東西,但是其實你會發現你的免費是有代價的。
你用你的隱私和數據換得了一點點的便利性,這就是這個商業模式的本質。
在初始的狀態,應用里什么都沒有,但是大家的瀏覽行為、點擊行為、購買行為就會記錄到這個應用里變成所謂的大數據,大數據本身又可以賺錢。
而實際上,數據是誰的呢?數據來自于用戶,所以自然是用戶的數據,是屬于我們每一個人的。是我們所有在互聯網平臺上的活動產生了數據。
而目前,靠用戶數據獲得利潤的平臺,就成了他們所謂的“羊毛出在豬身上”,這是一個很奇怪的商業模式,更奇怪的是我們大家對這個商業模式已經習以為常了。
數據是21世紀的石油,用戶有權獲得數據產生的收益。
而區塊鏈技術有可能讓這個商業模式變得正常,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屬于用戶的數據,產生的收益,還于用戶。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