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網絡效應對用戶有益,對吧?但是最悲傷的事情是聽到私有中心化網絡的經營者回答說“一開始確實是對用戶有益,之后就沒那么多了。”
隨著網絡規模的擴大,網絡效應會使網絡中的服務更好地輸出價值。舉個例子,LinkedIn的規模越大,我們可以聯系到的相關專業人士的范圍就越廣;Amazon上賣家越多,我們就可以越方便地從同一個地方購買更多商品。
然而,網絡效應的力量遠比這些來的更強大,以致于它會將網絡經營者推向自然壟斷。換句話說,隨著網絡的發展,網絡參與者的價值以及交易的成本會越來越高,而參與者們就會更加堅定地繼續使用這個網絡。
當中心化的私人企業獲得了這種強大的網絡效應后,情況就會急轉直下。隨著網絡效應推動行業壟斷的同時,網絡經營者會獲得維護“市場勢力”的能力,如麻省理工大學
加密貨幣經濟實驗室經濟學家Cathy Barrera所說。
“當用戶或客戶沒有其他相當的商品或服務來源可以選擇時,就會形成市場勢力。這種情況下,賣家就有能力提高自己的定價,網絡巨頭也能夠向參與者們收取交易費用、編譯并出售用戶數據,而所有這些都是用戶訪問平臺必須服從的條件。”
網絡效應使私人企業獲得市場勢力。市場勢力使私有企業獲得了定價能力。定價能力使企業可以從他們的用戶身上剝取比在經濟最優化情況下更多的租金,這就導致了我們大家都知道的基礎經濟學課程(Econ101)中出現的經典無謂損失場景。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