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世界中,出現次數最多的詞叫“去中心化”,但不能僅僅理解為“去中介化”,更重要的是,個體與個體之間無需“中心”就可以建立起持續的交易關系,這種持續交易關系可以稱之為“合約關系”。其實說到合約,就一點都不陌生,人類社會或明或暗都充斥著合約。當你成為一個國家的公民時,其實就跟政府建立了合約關系,違約會受到法律制裁;當你加入一家公司時,會跟老板簽訂勞動合同;當你結婚時,會和另一半領取結婚證;當你在飯店吃飯時,也與店家默認建立了合約關系,確定你不會吃霸王餐……
由此可見,人類社會正是建立在這大大小小的合約之上,由這些合約來確定社會關系;來確定經濟規則;來確定組織結構等等。但是,合約的有效性必須依賴于強有力的中心,來提高人類對于未來預期的確定性,保障系統整體穩定性,沒人愿意活在充滿不確定的世界,即便那個世界足夠“自由”。所以,中心的存在會讓你付出更多成本,也可能與你的價值觀沖突,但你不得不接受,除非等待另一個中心的出現,或是自己來建立一個中心。這種組織形態上的對立性,大到一個國家、一個市場,小到一個公司、一個社團,都并沒有有效手段能緩解,所以稱之為“必要的成本”,亦或是“必要的代價”,直到區塊鏈的出現。
區塊鏈雖然是由無數臺分布全球的計算機所形成的網絡,但沒有任何一臺計算機有能力獨自篡改運行在區塊鏈上的程序代碼。這些程序保障了“合約”的有效性,也保障了價值流動的安全性。區塊鏈一旦上線就變成全人類共有,任何人都可以通過持有通證(
token)的方式來隨時加入或退出。在這樣一個前所未有的自由經濟系統里,曾經僅存于理想中的組織形態——分布式自治組織(Distribut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 DAO)得以實現,而這樣一種全新的組織形態甚至在人類歷史中難以找到可作類比的例子,因為歷史上自發所形成的的松散型團體往往缺乏穩定性,而穩定性好的組織卻離不開強有力控制中心。所以,DAO到底蘊含多大的能量,我們很難用歷史經驗做判斷,但就僅區塊鏈誕生后的這些年,
比特幣、
以太坊、EOS等為數不多的非完全態DAO已經展現出了驚人的組織能力和創造力,短短數年,已經形成了一個4,000億美金的全球數字經濟體,這個經濟體還在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迅速膨脹。而就這樣一個千億級的經濟體卻還未有一個公認“落地”的產品誕生,似乎一切才剛剛開始。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