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加密代幣市場的爆發,各國
ico政策的收緊,但在隔海的新加坡,ICO卻沒有被“一刀切”。新加坡正慢慢成為想要推動ICO的
區塊鏈初創公司看中的亞洲首先之地。
2017年8月1日,新加坡
金融管理局(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即“新加坡央行”,簡稱MAS)數次發布聲明表示,如果發行的
數字貨幣是資本市場商品,有資本投資屬性,就將根據證券期貨法受到MAS的監管。但是只要和MAS注冊發行貨幣的內容、經過相關的調查和許可,就可以進行ICO。
由于新加坡的稅收優惠、低干涉度監管機制和國家對于投資的支持。此后,包括中國在內的大量
區塊鏈項目蜂擁而至。
火幣數字貨幣交易平臺早已于2017年10月就將全球業務總部搬到了新加坡。今年6月初im
token將全球總部由中國國內遷至新加坡。世界上最大的
加密貨幣挖礦芯片生產商比特大陸也在新加坡設了分支機構。優客工場在新加坡的辦公空間已有20多家企業入駐,全部都是區塊鏈項目。而且很多要發幣的區塊鏈項目都將基金會設立在新加坡……
不僅如此,很多Token VC也紛紛將公司開設到新加坡。今年4月“暴走恭親王”龔鳴創辦的全球區塊鏈孵化器LongHash落地新加坡。節點資本創始人杜均也將節點資本總部搬到新加坡。了得資本前不久在新加坡設了分支機構。分布式資本的一個投資機構BlockAsset在新加坡成立。
很多項目當初選擇新加坡注冊,只是將其當做一個注冊地,而真正的業務開展還是回到自己原本的國家。但隨著新加坡各方面的優化,現在,越來越多的項目已經改變了初衷。開始在新加坡組建自己的團隊,并且真正地進入新加坡運營。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